:::
本影片帶領學生從美感教育與文化認識出發,探索臺灣日治時期花磚的歷史背景與藝術價值。學習目標在於引導學生透過審美感知,認識花磚紋樣的多樣性,並結合數學中的對稱原理,實際進行紋樣設計與創作。內容涵蓋嘉義花磚博物館的參訪介紹、花磚紋樣的來源與種類,以及如何透過對稱、四方連續、向心與離心等排列方式,理解紋樣的美感原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掌握花磚的文化意義,理解紋樣設計所需的形式原則,並學會將花卉、幾何圖形等元素加以簡化與組合,透過鏡射、旋轉與連續排列的技法,設計出具有美感的花磚作品。影片最後引導學生動手實作,培養觀察、創意與美學思維,並提升跨領域的整合能力。
資訊
領域:藝術領域-藝術
學習階段:國小5-6年級(三)
學習內容:視A-Ⅲ-1 藝術語彙、形式原理與視覺美感。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引用時請標示資料來源:教育部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