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傳統技藝-柴燒泥編塑
柴燒製陶為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自史前時期即有以火燒製泥土而成陶器的技術。其核心精神在於結合自然素材與手工技藝,並運用火候控制來創造陶藝。柴燒泥編工藝是以傳統泥條成型技法為基礎,將陶土搓揉為泥條後進行編織、疊合與穩固接合,形成特定造型,再以傳統柴燒技術高溫入窯燒製而成。柴燒的最大特色在於燒窯過程中,木柴燃燒產生的灰燼自然落在陶器表面,經高溫熔融後形成自然落灰釉,並伴隨火焰痕跡、燻燒斑點、色澤流動等不可預測的紋理變化。這些變化賦予作品獨特的藝術張力與溫潤質感,是電窯、瓦斯窯所無法模仿的自然工藝之美。成品可見光滑與粗糙並存的觸感,其色澤渾厚溫潤,蘊含歲月之感,兼具實用與審美功能。柴燒泥編器物多用於香爐、茶具、花瓶等生活器皿。目前台灣柴燒窯場已屬稀有,柴燒泥編技藝更因耗時費工、技術門檻高而漸趨少見。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4.0 國際
教育部委辦計畫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更新時間
2025-05-13
點閱數: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