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課程以國中7年級學生為對象,活動1:以「掃地機器人」為情境主題,導引學生透過結構化程式設計概念,讓掃地機器人規劃完成清潔任務。課程包含認識重複結構的意義與類型、計次迴圈、條件式迴圈、無限迴圈。
活動2,利用之前已教過的演算法、基礎程式設計及判斷、重複結構,來計算任意二個數字的最大公因數。我們選擇了學生熟悉的列舉因數法和需較多思考流程的輾轉相除法,來進行求解過程的說明。其間先行運用流程圖,指導學生進行程式流程的設計,後續再利用流程圖的流程來編寫相對應的程式方塊。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領域:科技領域-資訊科技
學習階段: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資 A-Ⅳ-1 演算法基本概念。
資 P-Ⅳ-1 程式語言基本概念、功能及應用。
資 P-Ⅳ-2 結構化程式設計。
學習表現:運 a-Ⅳ-3 能具備探索資訊科技之興趣,不受性別限制。
運 t-Ⅳ-4 能應用運算思維解析問題。
運 p-Ⅳ-1 能選用適當的資訊科技組織思維,並進行有效的表達。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