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產業大未來-機車產業
機車,在交通部的定義上原先稱作為機器腳踏車,而也因為生產技術大多來自於日本,因此台灣人都叫機車為歐兜賣,就是auto bike。一開始真的是將引擎家裝在腳踏車上做使用。而近年響應節能減碳以及政府的推行,機車開始做引擎的改良,加裝電子感測,提升效能、更省油、更環保。
除此之外,電動車也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首選,除了交通距離不遠之外,低汙染、連網防盜解鎖、手機遙控解鎖等等特色,都是受到青睞的原因,甚至透過更換電池,就能讓車商知道車子的健康狀況。
然而,政府補助推廣電動車,加上消費型態改變,對油車市場帶來衝擊,相關從業人員無所適從。技術在未能充分授權的情形下,業者無法如願轉型為油電並行,加上棄油從電的人增多,機車從業人員的日子並不好過。
現行電動車的電池技術尚未發展成熟,在大都市之外的地區電動車的換電站也不如想像中方便,政府的政策該如何規劃及安排才能顧及人民生計、技術發展甚至節能減碳,就是需要審慎考量的地方了。
跟著南港高工汽車科連文乾老師、中華民國機踏車工會聯合會陳瑞理事長一起進入產業大未來,一同了解機車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科技的融入。
授權資訊
著作權所有
資源類型
未定義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社會領域
學習階段
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
地Bd-Ⅴ-2 運輸與交通。
議題
多元文化教育
核心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更新時間
2022-11-01
點閱數:134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