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認識板塊構造、隱沒帶及火山和地震的相關性
點閱數:495 次 下載次數:7 次
認識板塊構造、隱沒帶及火山和地震的相關性
web

由 SeismicEruption 軟體的操作,認識 1. 各地近半世紀的歷史紀錄,包含火山噴發與地震活動。 2. 利用地震記錄看出板塊邊界 3. 由各個視線角度瞭解板塊隱沒的方向 4. 認識台灣附近的兩條隱沒帶及地震帶。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未定義
混合式
領域:自然科學領域-地球科學
學習階段:高中10-12年級(五)
學習內容:EIa-Vc-1 科學家曾經提出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及板塊構造等主要學說,來解釋變動中的固體地球。
EIa-Vc-2 板塊邊界可分為聚合、張裂及錯動三大類型。
EIa-Vc-3 板塊邊界有各種不同的地質作用與岩漿活動。
EIa-Vc-4 由地質構造與震源分布等特徵,可推論臺灣位於聚合型板塊邊界。
環境教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2021-02-25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plate tectonics.pdf (688.26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