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觀海岸的秘密
點閱數:365 次 下載次數:1 次
北觀海岸的秘密
web
海蝕地形、侵蝕、砂岩海岸

一、運用影片引導自學: 將「東北角地形」影片上傳至學習吧,讓學生自行在課餘時間 觀看,或在課堂進行時觀看,建立學生地質作用的基本概念。 二、利用Google 地圖及北觀國家風景區網站,介紹北觀海岸的地理位置及重要地質景點。 三、學生進行異質性分組 四、學生使用平板電腦,利用Google街景環境照片,各組找出所分配地質景點的特徵與地質作用。 五、教師安排各組學生學習任務 六、學生進行個人及小組探究,運用平板蒐集各組資料與歸納討論,推測可能的答案。 七、各組學生依據資料提出各景點的地質景觀及地質作用。 八、學生討論各景點可看之處並提出適合的一日考察路線。 第一組林口大峽谷:沉積地層、砂頁岩互層 第二組麟山鼻:風稜石(風的侵蝕)、沙灘(海浪沉積)、安山岩(火成岩) 第三組老梅石槽:石槽(海浪侵蝕)、沙灘(海浪沉積)、安山岩(火成岩) 第四組野柳地質公園:砂岩海岸(海浪侵蝕)、蕈狀岩、蜂窩石、單面山(風與海浪的侵蝕) 第五組基隆和平島:砂岩海岸(海浪侵蝕)、豆腐岩、燭台石(風與海浪的侵蝕) 第六組深澳象鼻岩景觀區:砂岩海岸、海蝕洞、海拱(海浪侵蝕) 第七組南雅奇石地質步道: 砂岩海岸、岩峰、鏽蝕紋(風與海浪侵蝕) 第八組鼻頭角公園:砂岩海岸、海蝕崖、海蝕平台(海浪侵蝕)、蕈狀岩 第九組貢寮區和美國小:砂岩海岸、海蝕崖、海蝕平台(海浪侵蝕) 第十組龍洞岩場:砂岩海岸、海蝕崖、海蝕洞、海柱(海浪侵蝕) 第十一組貢寮區福連國小:砂岩海岸、海蝕平台(海浪侵蝕) 第十二組三貂角:砂岩海岸、海蝕平台(海浪侵蝕) 九、教師引導學生由蒐集到的資料設計一日地質考察路線。 1.運用google地圖找出各景點位置。 2.找出適合一日地質考察路線。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活動
主動式
環境教育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2019-12-27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5.png (2.65MB)
6.png (3.39M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