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Thalassoma amblycephalum (鈍頭錦魚)
學名:Thalassoma amblycephalum(鈍頭錦魚)
俗名:鈍頭錦魚、四齒、礫仔、碇仔、青開叉、鈍頭葉鯛、鈍吻葉鯛、丁斑(臺東)
棲息深度:1 - 15公尺
形態特徵:體稍長且側扁。吻部短;上下頜具一列尖齒,前方各具 2犬齒,無後犬齒。體被大形圓鱗,頭部無鱗,背鰭前之胸部被較小鱗,頸部裸出;腹鰭具鞘鱗。D. VIII, 13;A. III, 10-11;G.R. 16-19;尾鰭截形,或略成凹型,成魚時為半月型。體色因魚齡大小與性別而差別極大,雌魚自吻部至尾鰭基部具一黑色寬帶;色帶上方之頭與體綠色,下方白色;尾鰭白色,上下鰭緣橙色。雄魚紅色,體側具綠色垂直短紋;頸背及體側前端黃色;頭藍綠色;頰部與鰓蓋具二條金黃色斜紋;胸鰭黃色,外側具黑緣之藍斑。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潮間帶到水深約15公尺的珊瑚礁海域。成魚通常行一夫多妻的群居生活,在淺珊瑚叢或礁盤上棲息或活動。成群的小魚則喜在軟、硬珊瑚礁表面巡游,偶爾也游到離礁盤2公尺的水層中攝食。主要攝取浮游動物為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索馬利亞、南非到萊恩、馬貴斯及土木土群島等,北至日本、臺灣海域,南至澳洲、羅得豪島及紐西蘭等。臺灣除西部外,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中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可食用,但個體小,較無食用價值。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