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Oreochromis mossambicus (莫三比克口孵非鯽)
學名:Oreochromis mossambicus(莫三比克口孵非鯽)
俗名:莫三比克口孵非鯽、非洲仔、南洋鯽仔、在來吳郭魚、吳郭魚(澎湖)、鹹水吳郭(澎湖)
棲息深度:0 - 10公尺
形態特徵:體呈橢圓形,側扁;背部輪廓隆起。頭中大。口中大,後端不及眼眶前緣。吻圓鈍,唇厚。上下頜各具3-4行細小而扁薄的葉狀齒;鋤骨和腭骨均無齒。下枝鰓耙14-20(通常為18)。體被大櫛鱗,頭部除吻部和頦部外均被鱗;側線平直,在背鰭第4-5軟條下方中斷,形成上下二側線。背鰭單一,無缺刻,硬棘XV-XVII(通常為XVI),軟條數10-13;臀鰭硬棘III,軟條數9-12;胸鰭側位,鰭條頗長,末端達臀鰭起點上方;腹鰭胸位,末端達肛門;尾鰭截形。體色隨環境而異,一般為灰黑色,或銀灰而帶有藍色,背部較深,腹部則淡;鰓蓋上緣具一藍灰色斑點;一般體側不具暗色橫帶,唯標準體長6公分以下的幼魚具4-6條不顯之暗色橫帶。背、臀及尾鰭具許多灰色小點,無垂直橫紋;成熟雄魚在生殖期間之胸、背及尾鰭具鮮紅之鰭緣,體色偏黑,頭部偏白。
棲所生態:廣鹽性魚類,可存活於淡水及海水中,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能耐高鹽度、低溶氧及混濁水,但耐寒力差,適宜生存溫度在16-35℃,溫度低於10℃以下,或高於40℃以上皆不利生存;繁殖能力強,生長快速,對疾病的抵抗性高,故廣被養殖業者引進繁殖。雜食性,以浮游生物、藻類、水生植物碎屑等為食。
地理分佈:原產於非洲南部,現因人工養殖之故,已被引進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包括臺灣在內。本種魚可與同屬它種魚雜交,故在野外較難發現純種魚。目前臺灣純種莫三比克口孵非鯽主要存在於水產試驗所及其它少數水產研究機構或養殖場,而廣泛分布於各地低海拔之河川、池沼及溝渠等水域,實為無法區分之雜交種。
漁業利用:是以其易於雜交之特性而廣為世界養殖的一種魚類。肉質鮮美細嫩,骨刺少,經濟價值高。
IUCN 瀕危狀態:Not Applicable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37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