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abroides bicolor (雙色裂唇魚)
學名:Labroides bicolor(雙色裂唇魚)
俗名:雙色裂唇魚、魚醫生、兩色倍良、假漂漂、柳冷仔、兩色擬隆鯛、兩色鸚鯛
棲息深度:2 - 40公尺
形態特徵:體長型,側扁;頭尖錐狀。下唇分成兩葉;齒小,上下頜前方各具對犬齒。鱗片中型,頰部具 4列小鱗片。D. IX, 10-11;A. III,9-10;P. 13;L.l. 26-28;尾鰭圓形。幼魚體白色,自吻端經眼至體後端具黑縱帶,隨年齡漸長,黑帶從後端漸消失;背鰭與臀鰭黑色,末緣白色;尾鰭白色,具黑緣。成魚體側黑帶漸消失,體前半部深色,後半部淡色或偏黄,體鱗常具一黑點;各鰭黑色,背、臀鰭鰭緣白色;尾鰭淡色或偏黄,末端具黑色環紋,上下鰭緣末端白色。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岩礁區,深度約2-40公尺的溫熱帶海域。它們以「上–下」的特殊行為,向生病的魚兒,宣示它們的身份。以其它魚身上的寄生蟲或壞死的組織為食,是海裡的有名的「魚醫生」。
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東非到萊恩、馬貴斯及社會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臺灣海域,南至羅得豪島等。臺灣南部及澎湖海域較常見。
漁業利用: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非食用經濟魚種。在臺灣是稀有魚類,較難尋得它們芳蹤,只有在南部較能驚鴻一瞥。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6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e390-lao-bi-1.jpg (211KB)
a761-07.jpg (70KB)
Xray_ASIZP0055143.jpg (143KB)
Jheng1797.jpg (173KB)
fp02007.jpg (541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