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Larimichthys polyactis (小黃魚)
學名:Larimichthys polyactis(小黃魚)
俗名:小黃魚、黃魚、小黃瓜、厚鱗仔、黃口、黃順、黃瓜、紅瓜
棲息深度:20 - 100公尺
形態特徵:體延長,側扁,體側腹部有多列發光顆粒。頭鈍尖形,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上頜長等於下頜,上頜骨後緣達眼眶後緣;上頜最外列齒擴大為犬齒,內列齒細小呈絨毛狀,前端中央無齒,下頜內列齒較大,在下頜前端中央突起上外列齒聚成一小撮齒;吻緣孔5個,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3個呈弧形排列。頦孔4個,呈四方排列在頤縫合周圍。鼻孔2個,長圓形後鼻孔較圓形前鼻孔大。眼眶下緣伸達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前鰓蓋後緣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頭部及體側前部被圓鱗,體側後部被櫛鱗,背鰭軟條部和臀鰭2/3以上皆有小圓鱗,尾鰭佈滿小圓鱗;鱗片較大,背鰭與側線間鱗5-6列。耳石為黃花魚型,即呈盾形。背鰭基起點、胸鰭基上緣點及腹鰭基起點到吻端距離大約相等,皆位於鰓蓋末端;臀鰭鰭條9-10根,通常9根;尾鰭楔型。腹腔膜褐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13個。鰾前部圓形,不突出為側囊,後端細尖;側枝26-27對,每一個側支具有腹分枝及背分枝,背分枝呈翼狀開展,腹分枝分上下兩小枝,下小枝又分為前後兩小枝,前小枝細長,沿腹膜下延伸至腹面,後小枝短小,不延伸。體側上半部為黃褐色,下半部各鱗下都具金黃色腺體;下頜前端有褐色斑。背鰭淺褐色;尾鰭前半部金黃色,後部淺褐色;臀鰭金黃色,鰭前緣及後緣為深褐色;腹鰭金黃色;胸鰭淺黃褐色;腹部發光顆粒為橙黃色。口腔白色,口緣粉紅色。鰓腔黑色。(2014/10/22 林沛立編修)
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及近海砂泥底質水域,大多棲息於中底層水域,水深約在20-100公尺之間,會進入河口區。厭強光,喜混濁水流,黎明、黃昏或大潮時多上浮,白晝或小潮則下浮至底層。主耍以小魚及蝦蟹等甲殼類為食。鰾能發聲,在生殖期會發出「咯咯」的聲音;在魚群密集時的聲音則如水沸聲或松濤聲;生殖季節在初夏,會群聚洄游至河口附近或島嶼、內灣的近岸淺水域,秋冬則游入較深海域。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渤海、東海及黃海南部。臺灣西部及澎湖沿海偶可見。
漁業利用:以底拖網及底刺網為主要漁法,肉質佳,油炸、清蒸、糖醋皆宜。本種為中國大陸北方沿海最重要的經濟漁獲之一,主要漁場在山東半島東南外海,年產量約5-10萬公噸,近年來由於過漁而產量有日益減少之趨勢,臺灣的近海域漁獲量不大。近年來大陸在舟山群島附近海域進行箱網養殖,已養殖成功。目前市場上的小黃魚幾乎清一色都是由養殖場所養殖出來的,野生種已經不多見。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83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