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Diaphus brachycephalus (短頭眶燈魚)
學名:Diaphus brachycephalus(短頭眶燈魚)
俗名:短頭眶燈魚、燈籠魚、七星魚、光魚
棲息深度:200 - 600公尺
形態特徵:背鰭13;臀鰭13;胸鰭 11;腹鰭 8;尾鰭 19。鰓耙 19 (6+1+12)。 體高而側扁,尾柄短。眼大,瞳孔垂直方向伸長,水晶體前下方出現空隙。吻鈍圓。短,約為眼直徑一半。口中等大,口裂超過眼眶後緣;上頜骨末端不擴大;兩頜和腭骨具絨毛齒齒帶。鰓耙發達。鰓蓋膜後緣鈍圓。左右鰓膜分離且不與峽部相連。 體被圓鱗,易脫落,側線完全。背鰭1個,起於腹鰭基上方。臀鰭起於背鰭末端的稍後下方,鰭基長約和背鰭基長相等。脂鰭於臀鰭末端的上方。胸鰭位低,鰭條幾達腹鰭基,腹鰭基離胸鰭基較臀鰭基近。尾鰭分叉。發光器:鼻部背位發光器(Dn)小,圓形;鼻部腹位發光器(Vn)條帶狀, 向眼眶前緣後下方伸長,前端較大,後端達瞳孔後緣下方或稍後下方,幾和眶下位發光器(So)相接;So 小圓形,具黑色素膜包裹;鰓蓋位發光器(Op) 2個 ;鰓被架位發光器(Br)3個 ;胸鰭上方發光器(PLO)1個 ,小,頗近胸鰭基上端,其下方發光鱗缺;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成斜線排列;胸部發光器(PO)5個 ,PO4位置升高;腹鰭上位發光器(VLO)位於側線和腹鰭基之間稍近腹鰭基;腹部發光器(VO) 5個 ,,VO2和 VO3位置逐漸升高呈斜線排列;臀鰭上方發光器(SAO) 3個,成大鈍角排列,SAO1於 VO5的後上方,SAO1和SAO2與 VO5成斜線,SAO3於側線下3倍SAO3直徑處;臀鰭前部發光器(AOa)5個,AOa5位置升高;體後側位發光器(Pol)1個;臀鰭後部發光器(AOp)3個,AOp1在臀鰭末端上方;尾鰭前位發光器(Prc)4個,呈均勻弧線排列;SAO3、Pol和Prc4幾乎在同一水平位置。
棲所生態:大洋底棲性魚類,棲息深度約在200-600公尺間。
地理分佈:分布於全球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包括東大西洋:摩洛哥、安哥拉;西大西洋:美國、烏拉圭;西太平洋各溫暖的海域和黑潮(日本);印度洋:莫桑比克海峽和阿古拉斯海流:以及東太平洋等。臺灣分布於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一般以底拖網捕獲,較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55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