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rionurus scalprum (鋸尾鯛)
學名:Prionurus scalprum(鋸尾鯛)
俗名:三棘多板盾尾魚、黑豬哥、黑將軍、打鐵婆、剝皮仔、老娘(澎湖)
棲息深度:2 - 20公尺
形態特徵:幼時體呈圓形,隨著成長而漸呈橢圓形;成魚後前額無突出之角狀骨;尾柄細長,有4-5個黑色固定之骨板,後3個盾板上的銳脊強大。頭中大。吻尖突。口裂小,上下頜等長;上下頜各具齒1列,前端門齒狀,後端鋸齒狀。體被細小櫛鱗,似鯊魚皮。背、臀鰭低;尾鰭近截形或內凹。體一致為灰色或近黑色。尾柄棘溝黑色。成魚尾鰭後緣為白色,幼魚時則於尾柄後半到整個尾鰭均是白色。
棲所生態:喜棲息於珊瑚茂密區及岩礁區。幼魚多半分散在礁盤上覓食,成魚則成大群地洄游於礁區之間,屬雜食性魚種,以藻類及底棲性生物為主食。
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海域,由日本至臺灣。臺灣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有分布,但以北部、東北部海域較盛產。
漁業利用:以一支釣或延繩釣較常捕獲,而由於成魚常大群於礁區出現亦為潛水客鏢魚之對象。觀賞及食用兼具。以剝皮方式去鱗,料理前處理時要注意腸道有腥烈藻臭味,不可弄破以免汙染肉質風味。以醬油煮食或作湯均可,棘刺較少,吃食容易,肉質尚可。處理時須小心尾柄棘傷人。
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推薦者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主動式
領域
自然科學
學習階段
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
INb-Ⅱ-7 動植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應環境有關。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INe-Ⅲ-11 動物有覓食、生殖、保護、訊息傳遞以及社會性的行為。
Db-Ⅳ-5 動植物體適應環境的構造常成為人類發展各種精密儀器的參考。
議題
海洋教育
核心素養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更新時間
2021-11-01
點閱數:135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a796-02.jpg (71KB)
e444-pr-sc-1.jpg (212KB)
fp00188.jpg (226KB)
Xray_ASIZP0057764.jpg (220KB)
e444-pr-sc-2.jpg (205KB)
fp01273.jpg (407KB)
fp01274.jpg (402KB)
fp01277.jpg (422KB)
Jheng2319.jpg (255KB)
fp01936.jpg (463KB)
NMMBOL002361.jpg (101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