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湘菜」重香氣變化,佐料多用辣椒、豆豉、薑、醋、五香粉等,烹法以蒸、煎、炒、燒、煨、臘為主,特別擅長燻製「腊味」。菜餚往往帶著濃厚焦香,吃起來酸、辣、麻,其中首推雞肉為頭等美味,其次是牛肉、鴨肉。菜相色彩鮮豔,五彩繽紛。 湘菜系下分「湘江、洞庭、湘西山區」等三種地方風味,又以「湘江菜」為主流,選料精、味道濃、氣味佳;「洞庭菜」以水邊禽類、河鮮為主;「湘西山區菜」,則擅長烹煮山珍野味,充滿本地區少數民族的風采。「湖南菜」的歷史可上溯石器時代,戰國時代此區屬越楚之地,物產與氣候和中原大為不同,因此飲食文化就已經獨立於中原地區外,「豆豉」更是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老調味料,也因氣候潮濕,所以盛產香菜類植物,香味也成了湘菜的特點之一。又因境內溼氣重,所以自明朝時從外地傳入辣椒後,湖南人就開始嗜辣,故俗語有「湖南人怕不辣」的說法。但辣味特色與四川的辣法稍有不同,它獨欠辣中帶甜,反以酸辣為主。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07-12-04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