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擂缽(碗):擂米的器具,陶土燒成,通常一只擂缽可長期使用,故通常一家只有一個。但有共同特色就是,在缽內面有向中心輻射狀的溝紋,擂缽亦有兩種,一種溝紋較租,適合用於擂較粗的穀類如米,玉米等。另一種細牙,才適合擂茶,因為擂茶要擂的配料是芝麻,因芝麻細小,因此需要用細牙之擂缽,才可勝任,但擂缽在台灣由於使用量少,且製作擂缽須完全以手拉坏才可完成,因此除非特別找到師父訂作,否則不易購買。台灣型碗型,在台灣客家莊最常使用的形式缽內有如輻射狀溝紋,有細紋及粗溝紋兩種,但使用擂茶必須以細紋為主。台灣型碗型,在台灣客家莊最常使用的形式缽內有如輻射狀溝紋,有細紋及粗溝紋兩種,但使用擂茶必須以細紋為主。大陸型缽型,在大陸日常廣泛使用的型式,有兩種溝紋,一種如台灣之擂缽,是輻射狀溝紋,另一種是交叉網型溝紋。大陸型 缽型,在大陸日常廣泛使用的型式,有兩種溝紋,一種如台灣之擂缽,是輻射狀溝紋,另一種是交叉網型溝紋。擂棍:是一支直徑一寸半至兩寸,長度約兩尺之木棍,是以芭樂樹為最佳 ,油茶樹、布驚頭次之,其他樹木則不可用。因為在擂茶時其擂棍在研磨時同時擂棍之成份也同時加入其中,因此選擇對健胃整腸最佳材料之芭樂之樹木,但芭樂樹要採集整支常度在二尺以上筆直且直徑適當的芭樂樹不易,因此數量甚少。芭樂樹:擂棍最佳材料,右邊芭樂樹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