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艋舺 (台北市萬華區)
同治年間,外商由安溪運來茶苗,貸款給文山、海山農民種茶,並且在艋舺設立工廠烘培,這是最早的茶業再製業。但因艋舺河港漸漸淤淺,又排斥外商設立茶館,再加上鐵路架設在大稻埕,街市逐漸衰落,最後由大稻埕所取代。康熙四十八年之前已有漢人入墾大佳臘地方,雍正初年,漢人建茅屋數家形成小村落,販賣番薯,稱為番薯市。並且與新莊開始渡船之交通。乾隆初年,居住艋舺之晉江、惠安、南安等三邑人,捐款創建龍山寺,當地已成為重要市集。嘉慶末年,又因新莊河港淤淺,船舶轉泊艋舺河港,大嵙崁溪沿岸河港物資、特產皆於此地集散與銷售。港口的帆檣林立,郊商船頭行北郊泉郊先後成立,巨商富戶亦萃於艋舺,極為繁榮殷盛,遂成為北台灣最大之市街。咸豐十年淡水開港後,外商雲集滬尾,貿易日盛。當時的製茶,多屬粗品,運往各地,僅作為精製茶的原料。同治四年(西元1865﹞,英人John Dodd來台考察樟腦產地的情形,目睹文山堡及海山堡兩地的茶樹叢生,認為當地的氣候、土質很適合種茶,萌生改良茶種的想法。翌年即由泉州安溪運來茶苗,並貸款給農民,獎勵種茶;同治六年(西元1876 ﹞,收成時運至廈門烘培,再試銷澳門,甚受外商歡迎,於是他在艋舺設工場烘茶,這是台灣茶再製業的濫觴。但英國商人發現台灣北部商業交商市場多在艋舺,經英國領事向清廷政府交涉,同治元年後允將淡水港擴充至艋舺在內,外商得自淡水溯河入內港開設事業。但因為艋舺黃林吳三大族的領袖都對外國人不友善,故外商多無法在艋舺設立商行。所以Dodd在艋舺開設的茶館,因受艋舺人的抵制,只好遷往大稻埕設立寶順洋行;光緒初年,艋舺因河港漸次淤淺,大船不能駛進艋舺,又排斥外商,而鐵路橋樑架設在大稻埕,所以街市逐漸衰落,由大稻埕河港所取代。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606
下載數:6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655.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