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大稻埕(台北市大同區)
大稻埕原來只是一座小村莊,因為茶葉貿易才逐漸成為台灣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後來李春生與林維源出錢興建千秋、建昌兩條街,並出租給洋商經營生意,因此帶動大稻埕的急速發展。直到淡水河逐漸淤塞,大稻埕才漸漸沒落。臺北盆地在未開發前,原是一片荒煙蔓草、遍地沼澤之地;位於西北部的大稻埕,最早的先住民是屬凱達格蘭族奇武族社 (或稱「奎武族社」「奎府聚社」「圭母卒社」)的平埔族山胞。據說他們是經由三貂嶺進到基隆,而後由八堵、汐止、錫口遷徙到此的;圭母卒社,在文獻上又有圭武卒庄 (乾隆 五 年 劉良璧重修 《臺灣府志》),與奇武卒莊 (乾隆 二十五 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及奎府聚莊(同治 九 年 陳培桂纂修 《淡水廳志》)等名稱,為山地語音的漢譯,乃「是各誌的纂修者或歷史的官吏,為求雅稱在文字上逐次加以潤飾的」(廖漢臣語)。康熙四十八年 (西元1709年),墾拓集團的陳賴章申請到官方墾照,開拓大加臘堡(大稻埕即是其一部分),此處始漸有漢人來往。咸豐以後,淡水河西南部的艋舺(萬華)因西北瀕淡水河,南倚新店溪,有河航之利,而首建繁華市街,北部淡水河與基隆河交界處隨後又形成大浪泵(大龍峒)部落,然此時大稻埕尚屬一片人煙稀少的寒村,居民只是少數農戶,他們從事水田稻作,並以布匹、酒等物,與平埔族人交換鹿皮等物。「大稻埕」在清代隸屬大佳臘堡,是平埔族部落「奇武卒社」的居地,康熙四十八年(西元1709年),墾殖集團陳賴章開墾大佳臘堡後,始漸有漢人來往於其間;道光元年時(西元1821年)姚瑩所撰《台北道里記》,對於當時的大稻埕是一無所記,此時的大稻埕僅有少數漢人和平埔族在此耕種,由於當時有大片曬穀用的廣場(稻埕),因而得名。大稻埕的建街,在咸豐元年(西元1851年)開始,當時同安人 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雞籠移至大稻埕,在中街(今迪化街一段)定居下來,並建造店舖三幢,店號「林益順」,與大陸從事貿易。咸豐三年時(西元1853年),艋舺發生了「頂下郊拼」即(泉州晉江、惠安、南安三邑人的頂郊與同安人的下郊拚鬥),同安人失利而播遷至大稻埕,由林佑藻領導建新市街;咸豐六年(西元1856)及九年(西元1859),新莊方面發生了兩次漳泉械鬥,同安人再次失敗,退至大稻埕作久居計,由中街拓展到南街,大商巨舖 隨之而興。隨著商業發達,大家為了協助商業發展與開發建設建立起三郊會館(當時赴福州、江浙從事貿易者曰「北郊」;赴泉州者稱「泉郊」或「頂郊」;赴廈門者曰「廈郊」,總稱三郊),可見凡港路可通之處,大稻埕的商業即伸展至該處。咸豐八年(西元1858);英法聯軍攻占北京,與清廷簽訂中英法天津條約,咸豐十年(西元1860),天津條約在北京換約之後,淡水開放通商,外商循著淡水河至大稻埕建立洋行。台灣茶出口,原是先賣至福州、廈門,再轉輸歐美,後因福州、廈門的熟練工人至台,使台灣茶能在本地烘好直接運往外國。同治八年(西元1869),John Dodd 運載兩千餘擔的烏龍茶,直銷紐約,大博好評;又因茶業獲利可觀,所以外商紛紛前來大稻埕開設洋行。從此,茶葉成為大稻埕輸出的大宗物品。 同治十二年 (西元1873),台灣烏龍茶一方面受到世界茶業不景氣的影響,一方面由於洋行認為台茶價格偏高,無利可圖,而停止採購,導致烏龍茶滯銷,茶葉堆積如山,不得已運赴福州,改製為包種茶,這是本地製造包種茶的先聲。不久後茶市漸復甦,根據海關資料所顯示的: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之前,福州廈門茶出口較淡水為多,但至光緒初年(西元1875),福州廈門出口少,對台茶的需要增加,因此華商大量參與製茶。此一時期不但大稻埕茶業興隆,甚至大稻埕周圍的山丘也都成茶園;而大稻埕街內的茶行、茶館也如雨後春筍,蓬勃興起。光緒七年(西元1881),同安茶商吳福老攜茶師來台,在大稻埕設「源隆號」,專事包種茶精製;這年也是台灣包種茶首次運銷南洋。不久安溪茶商王安定、張方魁來台合辦「建成號」,後又有繼者來台,專營包種茶,由淡水運往廈門轉口,銷至南洋各地。因此包種茶漸與烏龍茶齊名,獲得海內外的好評。由於台灣茶葉市場的拓展,光緒初年(西元1875)以後不斷有華商加入茶業經營,據一八七四年領事報告仍說華商出口的茶雖已增加,但只佔台茶全部出口量的五分之二;到一八七五年外商運一五、○○○擔,華商則是運出二七、○○○擔,可見由於台茶貿易獲利之豐,華商已不斷跟進。光緒二年(西元1876)淡水領事報告又說:「茶葉貿易由中國人經營者日多,本地人的茶行及廈門人來台所設的茶行出口六四○萬磅茶,本地洋行只出口一六○萬磅茶 」。光緒三年(西元1877)英國領事更感慨地說:「在幾年以前,全部茶貿易幾乎由外商包辦,如今已漸落入華人之手」。光緒七年(西元1881)淡水海關報告說:「華商包裝八分之七的台茶」。華商所設茶行,在光緒二年(西元1876)有三十三家,光緒十年(西元1884)有五十家 ,光緒十八年(西元1892)有九十五家,光緒二十年(西元1895)有一三一家;而且其中的大茶行,無論在購置、烘培、運輸方面均與當時的洋行不相上下。這些華人茶行的資本有大陸資本,本地資本及買辦資本;大陸資本多來自廈門、汕頭、廣州,如一八七六年大稻埕的三三家華人茶行中,有十九家由本地人開設,十四家由廈門人開設,五家由廣東人開設,一家由汕頭人開設(註五○)。又《台灣通史》也說到了:「廈汕商人之來者,設茶行二、三十家」。可見華人茶行擴張的情形。根據統計:同治四年時(西元1865)台茶出口僅十三萬六千斤,至光緒十九年(西元1894)已達一六千六百三十九萬四千斤,增加百倍以上,居本省出口商品的第一位,促成大稻埕為台北的首要商業區。大稻埕這個充滿了鄉土氣息的地名,在咸豐初年,仍是稻田旱園曠地之農村。當時該地區之農民,公設一曝稻之大埕,在收穫時期供曬穀之用,農閒時期則作為農產物之交易場所,故名為大稻埕。西元一八五一年林藍田自基隆遷居大稻埕,在迪化街一段開立第一家店舖「林益順」,是為大稻埕店舖之濫觴。當時店前店後一片均為稻田,農家竹圍點綴其間。而後艋舺頂下郊拼,下郊﹝安溪、同安人﹞轉往大稻埕發展,同安人領袖「林右藻」成立以廈門為貿易對象的「廈郊」,人稱「大稻埕開基人物」。後來淡水河上游日漸淤積,大稻埕得淡水河通運之利,逐漸成為新興商業都市。從一八九六年之前的「艋舺附近的小村莊」,經過淡水的開港後,逐漸成為重要的茶葉出口集散地,進而一躍成為三萬人小城市,影響直達北台灣各地。日人實施臺灣地方官制及行政區域改制,在臺北方面廢除臺北廳直轄之艋舺、大稻埕、大龍峒三區,始設臺北市,隸於臺北州。戰後,行政區域重新調整,大稻埕的主要部分被劃為延平區,乃因區內有條主要幹道「太平町」為紀念延平郡王──鄭成功,而改稱延平北路的緣故。範圍包括台北市的建成區、延平區全部、大同區西南角一部份及城中區北門里。1990 年,延平區又被撤廢併入了大同區,大稻埕成為歷史記憶。安溪人多由廈、泉出海,至淡水上岸,然後進入台北地區,造就了大稻埕輝煌的茶業史。安溪近廈門,因此廈門茶商,應含安溪人。而James W. Davidson《台灣之過去》與現在,也提到大稻埕茶業繁榮,許多華人來此獲利,其中以安溪人為最,他說:「而由廈門附近的安溪等等之地方移民來的,由其對茶有知識得到利益。」淡水開港後,洋商聚集,西元一八六九年杜德的寶順洋行以兩艘風帆船載運兩千一百多擔烏龍茶,到美國紐約大受歡迎,開啟台茶直銷歐美市場。因中外茶商的拓銷,茶葉逐漸成為台灣最大宗出囗經濟作物;一八八九年大稻埕的製茶廠已多達六十家,劉銘傳為杜絕茶商削價競爭,下令成立「茶郊永和興」的公會組織,日據時期則將永和興茶郊改為「台北市茶業公會」。而本地茶商李春生以及板橋林家林維源共築千秋、建昌二街﹝日據時期稱港町、今之貴德街﹞,出租給洋商,這期間為茶業在大稻埕的鼎盛期,也因此帶動初期大稻埕的急速發展。此後外商紛來設洋行外銷台茶往歐美市場,到一八七二年大稻埕已有寶順、德記、怡記、水陸和愛利士【DoddTaitBrownBoydElles】五洋行從事台茶貿易。相關製茶賣茶的發展帶動了大稻埕的繁榮,從晚清至民初的全盛時期貴德街有六十幾家茶行,整個大稻埕也至此開啟了「茶市文化」。直到淡水河逐漸淤塞,大稻埕才漸漸沒落。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022
下載數:15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646.zip (37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