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日治時期都市要素
1895年日本正式展開對臺灣的統治,選定臺北為總督府所在地,隨之而有大量日籍官僚移入臺北。臺北做為政治中心,不論在治安、經濟方面都相對穩定,因此成為大部分來臺日人選擇定居之所,人口直線成長,1905年臺北人口已超過10萬人,成為全臺第一大都市,都市化程度遠超過清領時期人口最多的臺南;而臺中也因被選為臺中州州治所在,人口日漸超過彰化和鹿港,由此看來,政治中心仍對都市的發展極具影響力。再就港口的發展來看,基隆由於地理位置之優勢,成為臺、日交通主要港口,在日治時期發展的十分迅速。1897年(明治30年)基隆在臺灣都市排名中僅位居第11位,時至1905年(明治38年)已提升至第6位;高雄則因港口功能,成為新設的高雄州州治,加上作為南進政策的基地,於1935年(昭和10年)躍升為全臺第4大都市,可見海港作為都市發展的條件,影響日深。相較於此,清領時期名列前20名的都市,如鹿港、北港、東港和朴子等河港都市,則位階下降。此一現象說明,港市性質改變,清領時期與中國大陸對渡,或者與西洋船隻貿易的沿海港口都市機能衰退,由轉由與日本運輸交通頻繁的基隆和高雄兩港所取代。另外,再就大都市的分佈來看,1905年在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主張下,展開全臺的人口調查,就人口多寡排列,當時臺灣的五大都市依序為:臺北三市街、臺南街、鹿港街、嘉義街和彰化街,除了臺北的人口超越臺南以外,大致維持清領時期的排名;1920年代,日本統治基礎趨於穩定,廢除因治安考量而實施的小區域制,轉而依據地理空間進行大區域劃分,全臺分為臺北、新竹、臺中、臺南和高雄等五州,以及花連港和臺東兩廳,州治的都市機能強化;1940年五大都市先後為:臺北市、高雄市、臺南市、基隆市和臺中市,除基隆市以外,皆為州治所在,說明內陸政治經濟中心取代沿海港口,成為新興發展地區;政治與經濟中心的結合,更加強政府的控制力與都市化程度提高等現象。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的發展,仍不脫港市和軍政中心的型態,另外,政治與經濟兩者的關係則較清代更為密切,基隆得以升格為市便是一例。另外,都市階級亦於1920年代趨於明顯,清領末期臺南和臺北人口差別不大,第一級都市呈現雙峰模式;仍至1920年,臺北市人口已與第二大都市臺南的人口有超過兩倍之差距。臺北市作為日本統治的中心,中心機能不斷強化,在各種建設和政策的推動下,逐步成為臺北軍政、金融和學術教育的首善之區。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817
下載數:9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767.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