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各國政治的發展
戰後的東南亞國家,雖然殖民勢力逐漸退出,紛紛獨立,卻陷入冷戰對峙的結構中,美國為了防堵共產勢力而積極援助親美國家,相對地,共產勢力也在此地積極發展,其中以越南、柬埔寨與寮國影響最深。大部分的東南亞國家都採取立憲主義,菲律賓、印尼採總統制;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採內閣制。雖然大部分都希望朝向民主政治前進,但東南亞國家大多陷入軍人專制、威權統治的情況,如泰國就是陷入軍人專制的政治混戰;馬來西亞、印尼及新加坡則是威權統治;菲律賓則是貪污腐化、軍事政變使民主發展停滯。民主並未真正在此落實,而是產生所謂「半民主」的政治情況。而如何改革這些政治上的問題,真正將國家推向民主化,則是21世紀東南亞國家所需面對。1967年8月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泰國成立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1971年進一步強調要使東南亞成為「和平、自由、中立區」,在國際上密切合作,會員國採取聯合陣線爭取權利。1980年代,此地重要勢力國協、越南、中國、蘇聯與美國願意重新談判解決本地最重要的柬埔寨問題,1993年柬埔寨得以制定新憲法並迎回流亡的施亞努。如今東南亞國協擁有10個會員國,並於2007年東協10國簽訂《東協憲章》與「東協經濟共同體藍圖」,2009年進一步簽署《東協政治與安全共同體藍圖》以及2015年實現東協共同體的路線圖。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28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763.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