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鴉片戰爭的影響
英國為追求自由貿易,打開中國貿易大門,在林則徐沒收鴉片後,決意採取強硬的態度,並迫使中國接受其要求。鴉片戰爭後,依照英國之原則於道光22年8月29日簽訂南京條約,中國又稱為「萬年和約」,共有13條,是不平等條約之始。其中主要內容有允攜帶家眷居住;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進行貿易;割讓香港給英國;設領事;賠款約2100萬元;廢公行;關稅協定;英國貨物於某港納稅後,即可運遍各地,不得加重稅例,只能按照估價則例,每兩加稅不能超過某分(其後成為子口稅之依據)等。其後清政府認為其中尚需斟酌的地方,於是再次與英國協商,道光23年6月25日再次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人民訴訟,按各國法律辦理;雙方協定關稅,公佈海關稅則,分進口稅、出口稅,規定每百兩抽五兩,即「值百抽五」。8月15日又訂通商附黏善後條款,稱虎門條約,定英國人不可至內地,但可在五口租房屋、租地建房;若與它國簽訂新約,英國「一體均沾」。至此,英國獲得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租界、片面最惠國待遇。其後美法與中國簽訂類似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咸豐6年(1856),英國因為修約被拒,藉口亞羅船事件,聯合法國出兵中國,是為英法聯軍之役,結果於咸豐8年簽訂天津條約。除了新增其他通商口岸外,還開放外人能進入內地遊歷、通商;訂子口稅等。其後中英針對鴉片開禁協商,決定開放進口鴉片,改稱「洋藥」,每百斤稅銀30兩。至清朝被推翻前,共有18國與中國簽訂55種商約。藉由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外國商人能控制中國對外貿易,達成其自由貿易的想 法,將中國徹徹底底帶入世界市場。中國卻因此失去自由制定關稅的能力及海關權的旁落,都影響了中國財務行政的運作,阻礙了中國貿易的發展。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174
下載數:5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732.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