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從「醫國」至「醫人」的例子——留學生的另類道路
魯迅原名周樹人,但周這個名字可不及「魯迅」來的響亮。1881年,魯迅誕生於浙江紹興城內一個大家族裏,父親是秀才,家裏原有祖遺的四、五十畝田,但在魯迅的父親死前,已經賣完了;這時,魯迅大約才十三、四歲,但還勉?讀了幾年書,當然也包括許多中國的醫書。一開始,他對中醫並無抱持著輕蔑之心,因為正值年輕有為的他,卻還要為父親的病終日奔波勞苦,乞求中醫、中藥的幫助。在1896年之前,約末有4年多的時間,魯迅總是穿梭於氣味濃郁的中藥鋪子裡,就為尋找能夠挽救他父親的病於萬一的那味藥方。他找了很多中醫,可惜的是,父親的病也不見轉好,後來某位中醫竟然推說:「我想,可以請人看一看,可有什?冤愆……。醫能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自然,這也許是前世的事……。」乍聽這話,魯迅的父親徹底對自己的病絕望了,而這也深深打醒了魯迅。他事後批判說:「S城那時不但沒有西醫,並且誰也還沒有想到天下有所謂西醫,因此無論什?,都只能由軒轅岐伯的嫡派門徒包辦。軒轅時候是巫醫不分的,所以直到現在,他的門徒就還見鬼,……。這就是中國人的「命」,連名醫也無從醫治的。」病治不好,就歸於鬼神作祟,這是魯迅最痛恨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之一,中醫正是這種文化的「共犯」。最後,父親的病終於每況愈下,一命嗚呼了。這樣的經歷,促使魯迅寫成一篇悲憤的文章—〈父親的病〉來沈痛訴說中國醫生在這位少年心中烙下的胡搞印象。悲傷可以釋懷,但恨意卻難以抹去。1898年,魯迅前往南京就讀新式的學堂,母親相當難過的忍痛支持他,因為當時學習「洋務」是一種走投無路的舉動,但在這裡,魯迅接觸到由西人所翻譯的醫學與科學書籍—《全體新論》與《化學衛生論》,也讀了嚴復的《天演論》,開啟了他對中國整體文化「維新」的視野。這時,他才突然醒悟:「我還記得先前的醫生的議論和方藥,和現在所知道的比較起來,便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同時又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從譯出的歷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自此而後,魯迅正式成為一位「反中醫者」,但是,為何而反?可能他還不能說出個道理,多半還是基於父親服藥無效枉死的往事和一些粗淺的西方科學知識,讓他對中醫產生了鄙視的心。反中醫情結在他的心中已然紮根。1904年,魯迅正式進入日本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求學,這個冬天將會為大雪冰封的小城鎮,當時還沒有中國學生,魯迅咬著牙學習,就是希望將來能做一位具有維新思想的新西醫,拯救更多被中醫所誤的病人,可見年少時的記憶在他心中鑿下了多麼深刻的傷痕。在醫學校內,他感受到了日本迅速採用西方醫學的好處,而且他受到不修邊幅,常常忘了打領結的籐野先生很好的教導。他回憶說: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他(籐野)收下了,第二三天便還我,並且說,此後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學。籐野非常關心這位來自中國的學生,怕他日文跟不上,也怕他學習上會有問題,所以極盡悉心照料之能事,讓魯迅銘感五內。除此之外,包括解剖學的正確知識:求真,要能畫出不偏不倚、精確無比的解剖圖訓練;以及許多在中國不被重視的西洋翻譯解剖學書籍,都可以在這裡一飽眼福。但是,魯迅終究放棄了成為一位西醫的初衷。促使魯迅「棄醫從文」的重大事件有兩個:第一,他在醫學校內被日本同學誤解,指控他那「中等成績」是老師洩題的「恩賜」,魯迅事後回憶說:「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指日本同學)疑惑。」換句話說,就算成為醫生,但只要是中國人,就會被看不起,醫術與別人看你眼光的高低,完全是兩碼子事。其次,有一次播放日俄戰爭的畫片時,他看到了中國人被砍頭示眾的情景,日本同學當時高呼「萬歲」!聽在魯迅耳中可是萬分刺耳的。於是他領悟了:「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捩點,魯迅那時做了如此重大的決定,還特別和籐野解釋:他將放棄醫業了。為了這件事,籐野還難過了好久,可見這位日本老師對魯迅的重視程度有多高了。棄醫從文是魯迅之所以能成為一位文學大師的主因;然而,這一切都只是開始,因為魯迅從未忘記,與西醫對照下中醫的胡言亂語,他每次追憶籐野老師的風範,就會想到:「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於是乎,魯迅每每在文章中顯現他抨擊中醫、追隨西醫的言論,而中醫的一切,又都和中國人無知、愚弱的陳舊國民性連在一塊了。這個時候,「反中醫」已不再是為了「舊恨」而已,而添上了「維新」和「改革」的意義。從「醫人」到「醫國」,魯迅用筆尖醫治中國人的文化病,他可以算是另類的中國醫學留學生。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80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664.zip (36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