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民國軍閥政治的形成
從清末以來醞生的地方武力,到以袁世凱為主的軍事集團,民國時期的軍閥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為北洋系軍閥,另一則為非北洋系軍閥。北洋系軍閥初以袁世凱為統帥,袁死後,袁身前編練的七鎮師團長及其部下軍官,大多晉升為軍閥。他們以其出身地,區分為皖系(安徽派)與直系(直隸派)。皖系的代表人物以段祺瑞,而直系則以馮國璋。但直皖兩系也並非皆屬當地人出身,例如安徽省出身的馮玉祥屬直系一員。非北洋系則以下列四股勢力為主:1、清末巡防隊統率者或由其部下軍官出身者。如奉天軍閥張作霖、廣西軍閥陸榮廷等。一般而言,大抵是由行伍出身,或由馬賊匪賊首領招撫者。2、清末各省新軍的統率出身者。例如山西的閻錫山、雲南的唐繼堯等,大部分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留學生。3、由新軍下級軍官晉升者。例如湖南的唐生智,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四川的劉湘等,都是清末設立的武備學堂、陸軍速成學堂、陸軍中學堂、保定軍官學校等機構的畢業生。4、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軍政府後,所組織的武力統率者或其部下軍官晉升者。最初組成的粵軍統率者陳炯明,接著是李濟琛、及其部將陳銘樞、張發奎等人。在清末,袁世凱有心栽培北洋新軍,以取代舊有的淮軍與綠營武力。惟當時中央為了庚子賠款之財源籌措,已捉襟見,除了北洋六鎮之新軍之外,清廷根本拿不出經費。因此,各地新軍之經費籌措,基本上是由各省自行辦理。這種方式雖可以減少中央財政負擔,但負面影響就是,這些新軍基本上都是地方自籌自招自練,中央無法掌握控制權。除了各地自籌之新軍以外,位於中央的北洋六鎮在忠誠性問題上對於清廷也是極大的隱憂。北洋新軍在核心架構上,以袁世凱於小站練兵時所訓練的軍官做為骨幹,對於袁世凱的效忠性還比清廷來的大。此點清廷並非不知情,因此袁世凱一度失勢,基本上就是清廷有意削弱袁世凱對新軍的影響力。不過此作法完全失敗。辛亥革命發生時,北洋六鎮雖接獲清廷的討伐命令,卻抗命沒有進行任何動作。為此,清廷不得已重新重用袁世凱。稍後,這些北洋新軍就成了北洋軍閥;地方新軍則成為各地軍閥之骨幹。中華民國成立之後,推派各省都督進行治理,都督在各省掌握了政經大權之地位,也成了軍閥養成之溫床。護國軍之役後,各地軍閥便正式成形。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893
下載數:4
點讚數:1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645.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