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光年間,由於再申鴉片禁令,加重行商責任,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英商交易模式隨之改變。英商先將鴉片轉放虎門口外伶仃洋的躉船,由廣州包售鴉片的「窯口」與英商議價,再前往躉船交貨,後由「快蟹」小船接運進口。「快蟹」小船行駛迅速,備有武裝,清廷的海防巡邏船不僅無力阻止,甚至形成勾結。福建以北,沿海各省的煙商來往自如,各海口均有專門收屯轉販的商家,分銷內地,鴉片貿易史上的「伶仃走私」時期自此開始,銷售的數量直線上升。根據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中對於鴉片貿易數量的記載,製表如下:年代數量 (箱)金額道光元年-道光八年(1821-1828)九千3600000兩道光八年-道光十五年(1828-1835)一萬八千7200000兩道光十五年-道光十八年(1835-1838)三萬九千15600000兩要特別說明的是,販賣鴉片至中國的並不限於英國人,除了葡萄牙人與英國人之外,也有美國人,只是都不及英國的數量龐大。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2-23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