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安史之亂與唐代藩鎮體制的形成
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兼領河北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基於他跟權相楊國忠之間的個人仇恨,以清君側為藉口,發動二十萬大軍舉兵南下,開啟了長達八年的軍事動亂。由於長期戰亂的破壞,過去集權中央、強而有力的大帝國,至此不復存在,唐室好不容易借助各地軍人敉平叛亂後,為了獎勵有功軍頭並確保效忠,皇帝在全國各地普設節度使的職位,來安置這些勢力膨脹的軍人,日後演變成藩鎮割據的局面。安史之亂結束後,節度使的數量從原有的十個增加到四、五十個之多,軍隊的數量也擴充到八十萬人左右。這些節度使在其領地內擁有莫大的權力,宛如封建時代的諸侯國,因此當時人常以「方鎮」或「藩鎮」來稱呼,節度使則稱之為「藩帥」。當時大部分的藩帥多由軍人出任,名義上由中央朝廷指派,表面上接受皇帝號令。如發起叛亂的河北三鎮,最後是以自願歸順方式結束戰爭,用以換取在朝廷默認下可以自選藩帥利權,如同是一個自治的政體。一般而言,藩鎮的軍隊幾乎全由職業軍人組成,由內而外可以分為三種層次。最內一層是藩帥個人私募的親衛部隊─「牙內軍」,人數從數十人到百人都有,任務純粹是保衛藩帥的安全,當藩帥調任時會隨之移動。其次是藩鎮軍隊中的核心─「牙軍」(或稱「衙軍」),他們往是從藩鎮軍隊中選拔出來的在地精英所組成,駐守於藩鎮治所的州城,對於藩鎮內部事務,擁有極大的控制權。如果中央指派的藩帥作為,無法合乎他們的期望,這些牙軍設法暗殺或者逐走原有的藩帥,自行推舉人選,十分囂張。在朝廷文人的眼裡,他們即是跋扈的代名詞。藩鎮真正多數的軍隊是在最外一層,即所謂的「外鎮」或「鎮軍」。他們是藩鎮稅務以及防務的實際執行者,其組成部分除了職業軍人之外,也參雜了地方豪紳所領導的民兵團。由於藩鎮的軍隊大多數以在地人所組成,常透露強烈的地方性格,不願從事遠征作戰,朝廷需要他們開赴前線抵抗外族時,經常與朝廷發生直接衝突。在歷經多次的波折後,朝廷與藩鎮之間逐漸發展出彼此能夠接受的相處模式,以維持表面的和平:朝廷放任地方藩鎮意壓榨轄區內的居民,以滿足軍人對於財富的追求;藩鎮則接受朝廷的指揮,撥出部分的軍隊至邊境,承擔防務,以維持唐室的延續。然而,這種和平的代價,最終卻是在藩鎮過度使役民力的弊病下,激起了更大型的民變,成為李唐帝國的送別曲。
關鍵字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80
下載數:3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408.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