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吃人的禮教:魯迅及其思想革命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人,光緒7年(1881)生於紹興,1936年卒於上海,享年55歲。光緒24年(1898)魯迅考入南京水師學堂讀書,半年後轉入礦路學堂。在南京路礦學堂讀書期間,魯迅讀到嚴復所譯的《天演論》,深悟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定律下,不進步即無以自存。約在同時,魯迅也讀到林紓所譯的外國小說,這對他日後從事小說寫作當有一定的影響力。魯迅於光緒28年(1902)至日本後,初入東京弘文學院習日文,到1904年9月,即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習醫。習醫的原因,據魯迅自述,是中國醫藥落後、人民病弱。但學醫不到兩年,即回到東京,與他弟弟周作人從事文學活動。據他自述 ,是因為在影片上看到一個中國人在日俄戰爭中為俄人做間諜,被日軍抓到殺頭,而眾多的中國人圍觀不以為恥,覺得與其醫病,不如從精神上改造中國人,中國人的身體再強壯也無用。後來魯迅在《吶喊》自序中追述:「…愚弱的國民,…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提倡文藝運動了。」魯迅於光緒32年(1906)回到東京後,廣泛閱讀西方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和文藝作品。當時章炳麟在東京主編《民報》,宣傳革命,並設班講授國學。魯迅因前往聽講,得識章炳麟,並加入蔡元培、章炳麟所創立的革命團體光復會。此時魯迅開始把喚醒人民的自覺,當作革命工作的中心工作,認為文藝是喚醒人民自覺的工具。當時魯迅的文藝活動分為兩方面,一是翻譯小說,一是撰寫時論。魯迅一生的譯著,在生前出版者,據初步統計,有66本書。思想啟蒙時期的魯迅小說,從1918 年在《新青年》發表〈狂人日記〉開始,其後迄於1922年間,又寫了〈孔乙己〉、〈阿Q正傳〉等15篇。1923年,將所發表的15篇短篇小說合起來,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說集,題名《吶喊》,其後在1924-1925年又寫了〈祝福〉、〈在酒樓上〉、〈孤獨者〉、〈傷逝〉、〈離婚〉等十一篇小說,1926年2月將這11篇短篇小說合起來,出版了第二部短篇小說集,題名《徬徨》。魯迅也許基於他的醫學訓練,認為中國人的精神需要改變,人民的精神改變之後,國家才可以富強圖存。所以魯迅在此期所寫的小說中,大都刻劃下層人物的愚昧、上層人物的虛假;魯迅也描繪歷史上和社會中打著禮教幌子壓制別人的事情,這種事情,魯迅叫做「吃人」。魯迅的小說,自認是為愚昧的人、被壓迫的人,找出一條光明的路。1919年10月,他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一文中說:「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其後他在〈我怎樣寫起小說來〉一文中,也說明他寫小說的目的。他說:「說到『為甚麼』做小說罷,我仍報著十多年前的『啟蒙主義』,以為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採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民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吶喊》中的〈狂人日記〉是一篇打倒舊禮教的宣傳文字,借著狂人的話,對禮教給予無情的批判,說是吃人的禮教。小說中有一段話說:「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都寫『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在魯迅看來,整個社會都是人吃人,只有小孩子們還沒有學會吃人,所以魯迅呼籲「救救孩子」。《吶喊》中的〈阿Q正傳〉塑造一個中國國民中的典型人物。阿Q是一個流浪的雇農,整天過著賭博、打架、偷竊的生活,被地主毆打也不以為意。受強者欺負,轉去欺負弱小。自己的現況不好,誇耀過去,幻想將來。不管什麼恥辱和仇恨,轉眼就忘掉,甘願處在奴隸狀態,毫不自覺。後來跟著人家去革命,革命領袖與革命的對象妥協,升了官,參加革命的阿Q卻被槍斃了。整體而論,魯迅在《吶喊》中的各篇小說,是以諷刺的文筆啟發個性覺醒;在《徬徨》中的各篇小說,則鼓吹將個人的解放與社會的解放結合,表明個人沒有解放自己的力量。作為思想啟蒙,魯迅是一個社會和文化的批判者,除了在小說中所表達者外,他曾抨擊文言文,抨擊讀經的主張,反對表彰貞節婦女,主張婦女剪髮,主張男女同泳,就這些主張看來,他和他同時代的人都是勝利者。魯迅的文藝思想,並無系統,但他對中國人的觀察,有他的銳敏之處。譬如他把中國歷史分為兩個時代,即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他希望有一個不做奴隸的時代來臨。因此「奴性」是他刻劃國民性的重要部分。他在〈忽然想到〉一文中說:「我覺得辛亥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隸的;革命以後不多久,就受了奴隸的騙,變成他們的奴隸了。」
關鍵字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5,252
下載數:12
點讚數:1
分享數: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404.zip (35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