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勞工問題與抗爭
1845年,英國首相、小說家狄斯雷理(Benjamin Disraeli)曾這樣描寫當時的社會:「英國存在著兩個國度,其間沒有任何往來,也沒有共同的情感。他們對彼此的習慣、想法和感覺一無所知,有如他們是住在不同區域,甚至是來自不同星球的居民。他們猶如是接受不同教養方式的培育,接受不同食物的餵食,接受不同習尚的規範,甚至接受不同法律的統治一般。」一語道出工業社會的階級問題。工業革命後,大批勞工出現,勞工問題漸成為工業社會的重要課題。勞工通常屬於馬克思筆下沒有恆產的「無產階級」,也沒有專業技能,純靠勞力賺取工資維生。為了工作機會,勞工大多聚居於新興的城市,尤其是新興的工業都市。這類都市大都未經規劃,居住條件不佳,成為貧民窟。在這樣的情況下,屬於弱勢族群的勞工,往往聚居在一起,同氣相求,產生團體感,逐漸形成階級意識。因此,不滿自己處境的工人,為謀求改善,於是組成工會,以集體的行動與資本家對抗。十九世紀前期,歐洲各國出現工人組織,英國在1824年就讓工會合法。勞工階層抗爭的手段相當激烈,甚至使用暴力。機械化大量生產後,許多工匠無法與其抗爭,相繼失業,就跑到工廠破壞機器,以為報復。最常採取的方式,則是以罷工迫使資本家接受他們的要求。但資本家也不是待宰的羔羊,對於勞工的抗爭,資本家則採取聯合陣線,阻撓工會的組成。亦或是遊說政府立法禁止工人罷工或組織工會。在勞資雙方兩大陣營的齟齬與衝突下,工人階級體認到唯有透過爭取投票權、制定有利的政策,才能為自己謀福利。隨著民主政治的進展,歐洲勞工普遍取得投票權,工人群眾成為影響政府決策的重要力量。例如1924年,英國的工黨贏得大選,成立了第一個由工會支持的民選政府。
關鍵字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558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341.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