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中國與安南的宗藩關係
在安南歷史上,對中國的愛恨交織乃是長久存在的話題之一。安南欣賞、仰慕、採用中國文化,但是鄙視、恐懼、反對中國的政治支配。西元前207年,中國秦朝滅亡後,中國將軍趙佗統治今廣東和廣西地區,並將紅河三角洲併入其管轄下,建立獨立王國南越。西元前111年,漢朝時,安南成為中華帝國的一部份,長達一千多年。中國逾千年的的漫長統治,說明了安南人的華化(Sinicization)。甚至在中國直接統治前,安南人已經接觸中國人民及其文化。中國的官方制度及其儒家價值協助安南菁英豎立其權威。民眾則始終保持其泛靈與祖先崇拜信仰。中國統治與密集華化助長安南的依賴性,同時,也助長他們的抵抗。中國統治期間,安南臣民數度以暴力表達其敵意,尤其當中國中央政府衰弱,或其在東京(中國對河內的稱呼)的權威失效時,安南人經常趁機反抗。939年,安南人成功驅逐中國人,建立大越王國。從939年到十九世紀法國展開殖民統治前,除明朝時中國曾征服安南二十年之外,安南享有將近一千年的獨立和自由。然而,安南人對這一千年的「兩國」關係依然建立在一種「抵抗與倚賴微妙相互作用」的態度上。「朝貢」作為一種政治權宜的手段,安南與中國持續維持著正式的、名義上的關係,每三年到中國朝廷進貢一次,直到1885年。此權宜之計的理由如下:首先,中國的漫長統治產生一種中國/安南人貴族階級,在學術和制度方面嚮往儒家體系。這類菁英認為其既得利益在中國制度下比較安全,依賴制度更甚於創造完全獨立的王國。其次,安南在意南詔王國潛在攻擊的威脅。這個泰族王國曾在第八與第九世紀進攻東京。加上南部的占婆一直是安南的芒刺。因此,與中國維持一種宗藩關係能夠嚇阻敵國的侵略野心。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625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255.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