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宗教改革牽引歐洲多種領域的變革
由於德意志是三十年戰爭的主要戰場,經過三十年戰爭後,原來在國際上居於重要地位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經濟遭到極大破壞,而且戰後諸侯國各割地盤,其內部分裂變成不可逆轉,間接使神聖羅馬帝國變得名存實亡。西班牙在戰爭中不論陸戰還是海戰均告失利,從此失去了歐洲一等強國的地位。這場戰爭後,荷蘭與瑞士的獨立受到保障,荷蘭更成為新的海上霸主。法國則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阿爾薩斯與洛林,並獲得了歐洲霸主的地位;瑞典取得了德意志的波羅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並因此成為德意志的諸侯,可以隨時插手德意志的內部事務,一躍成為北歐強國。三十年戰爭期間,各國開始實行徵兵制,建立了常備軍與後勤系統,使軍隊可以進行持久戰。軍隊亦逐漸精簡化,以符合機動戰的要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進行軍事改革,以火槍兵取代長矛兵,先以炮兵進行集中火力的攻擊,再以騎兵出動進行突擊,最後由步兵負責清理敵軍的三段式戰法,更成為其後戰爭的標準戰法。三十年戰爭多在日耳曼境內進行,使其人口銳減、農村被破壞,文化與教育事業隨之受到打擊。另外,許多人目睹戰爭的慘烈,呼籲宗教寬容,並呼籲國際間制訂法律,如格羅秀士於西元1625寫成《戰爭與和平法律論》,成為日後國際法的基礎。歐洲人明白宗教寬容的重要性,逐漸視宗教信仰為個人的選擇,無關乎民族國家前途,不應多所設限,防止宗教戰爭的再發生。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51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253.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