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歐洲勢力對國際聯盟的挑戰
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國際聯盟,實際上在創建者威爾遜都未能參與的情況下,難以實現它的理想與目標。國際聯盟在消除戰爭威脅方面,只成功幾次,如前所述,能夠交涉成功皆是因為交戰雙方是一些小國家或弱國,以及國際聯盟成立初期,大家尚未能摸清國際聯盟的能力界線。但是後來幾次的外交協調行動,只要參與國家出現大國,國際聯盟的協調就會相當不順利乃至於失敗。1920 年,國際聯盟在波蘭進軍維爾納的問題上,就開始顯得無能為力,因為受害國立陶宛沒有靠山支持,波蘭有法國作為後盾。1923 年義大利和希臘之間的戰爭一觸即發,義大利更是不願意接受國際聯盟的干預,最終是由於英國、法國兩國直接出面調停,這場衝突才暫告結束。此後,遭遇重大危機時,國際聯盟的調停不是被輕視,就是被忽略。1936 年,義大利開始侵略埃塞俄比亞,便完全無視國際聯盟的權威。而德國早在 1933 年就退出了國際聯盟,藉以減輕德國本身的經濟負擔。1936 年德國開始入侵中歐各地,1938 年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此時國際聯盟的威信降到了最低點,幾乎蕩然無存。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70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206.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