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殷商的軍事組建概況
中國古代文明形成之初,戰爭的傳說一直與早期神話息息相伴著,如黃帝與炎帝、蚩尤對峙的故事,反映著當時交戰雙方如何以部落聯盟方式選出共主,來領導各自的軍事行動。但限於資料,現代史家對於當時是如何作戰、規模大小等問題,尚未有肯定的答案,直到商代出土許多考古資料後,史家才能配合文獻印證,更進一步了解中國早期國家的軍事型態。根據商代甲骨文的記載,雖然商王本身還是具有濃厚部落聯盟共主的色彩,但其軍隊的組建與作戰方式已粗具規模,脫離原始的樣貌。首先商代的軍隊在形式上不再是各部落響應共主的號召而各自出兵,乃是由商王自行決定軍隊的組建、作戰,並設有有專責的人員,代替商王執行實際的軍務。甲骨文中的卜辭便曾提到商王任命將帥率軍出擊的儀式,並且設有「師」、「射」等專職的武官,負責管理不同的軍務,如「師」可能是高級武官,作為商王的軍事副手;「射」則是善射之官。當時的軍事動員仍然是由商王聯合各外族方國的方式來組成軍隊,商王對同盟的方國們有命令、取貢、仲裁的權利,但也有出兵保衛方國、關注方國的義務。如果方國有不服從的行為,在商王看來如同犯罪者該受刑罰,因此出兵攻打,作為懲戒,這種「兵、刑不分」的思想正是古代中國的軍事特色之一。就商人本身來說,商王平時備有「多馬衛」、「多射衛」、「多犬衛」等守衛部隊,負責保衛商王以及領地的安全。當需要征戰時,商人已知利用血緣關係的宗族組織來編成軍隊,當時的文獻中常以「族」作為派軍的單位,然後再以十進位的方式,編成細部的單位。進入與敵方對峙的情況時,再分為左、中、右三陣,以靈活的編組,來對應戰場上各種的情況。不過當時動員軍隊的規模,大約僅千人左右而已,只有像商周牧野之戰那種大戰爭,才有萬人規模以上的記載。關於當時的戰爭型態,考古遺跡顯示,車戰很可能是當時主流的戰爭手段。商代的車兵大概是一台車由四匹馬拉動,配合若干步卒作戰。車上並排承載三名戰士,除了中間負責駕駛外,左邊持弓、右邊持戈,即所謂「中御、右擊、左射」,用以兼顧機動性與遠近攻擊雙重的能力。此外商代也出現了專門訓練戰士作戰的機構,稱作「庠」或「序」,主要是培養戰士的弓射以及駕車的技術,並常以狩獵方式作為軍事的演習。這些駕車作戰的戰士大多使用青銅製的武器,不過考古家也同時發現不少石製武器,可能是階級較低的步卒所使用者。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54
下載數:1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173.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