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清代城市條件
1683年(康熙23年)鄭克塽降清,但由於臺灣位於中國的邊陲地帶、面積狹小,加上與中國大陸之間又有海洋相隔,以清朝陸權國家的觀點來看,好比「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在朝中引起了臺灣棄留的爭議。1684年施琅向朝廷上了〈恭陳臺灣棄留疏〉,力陳臺灣「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棄之恐使臺灣成為海盜和外國人的巢穴,突顯臺灣在軍事上的重要位置,方使臺灣納入清朝版圖。由清廷留台的原因不難了解,清朝對臺灣的治理首重軍事和治安,故而清領初期形成之城市大多因基於政治、軍事因素而興起之府城縣治。府城縣治擁有衙門和營汛,提供了安全的保障,吸引人口聚集,另外,衙門成員和營汛兵弁本身亦提升該地人口規模,因此府城縣治促進了市街的成長。其次,臺灣主分水嶺位於全島之中央偏東,南北縱走,因而河川多呈東西走向,由於河川的阻隔,使得南北往來不易,加上陸路交通尚不發達,河運成為主要的運輸方式,促成河港的興起。清領初期「一府、二鹿、三艋舺」中提及之鹿港和艋舺皆具有河港機能,扮演貨物集散地和轉運站的角色,擔負與中國大陸對渡的使命。1860年代臺灣開港後,各國商船紛紛挾帶雄厚資本來臺貿易,於是通商口岸逐漸成為人口、財富聚集之地,形成新興市鎮。這一點可由艋舺、大稻埕地位的轉換得以證明,1853年(咸豐3年)艋舺發生「頂下郊拼」,原居於艋舺一帶的泉州同安人戰敗,集體遷居大稻埕,當時的大稻埕還是人煙稀少的小村落,然而,在台灣開港後,由於華洋資本競爭,造成艋舺排斥外來投資,因而外資轉往大稻埕經營,加上茶業貿易的活絡,使大稻埕成為茶葉加工、集散、出口的重鎮,發展超越艋舺;1875年(光緒元年)沈葆楨奏請〈臺北擬建一府三縣摺〉中提到臺北因靛、煤、茶葉及樟腦等之出口,成為洋船、民眾叢集地,應增設府縣;再從臺灣建省的討論來看,劉銘傳最初欲將省城設於彰化縣橋孜圖(今臺中),但因中部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無力支擬興建省城所需之經費和人才,最後仍決議將省城設於臺北,說明經濟發展反過來影響行政區的設置,改變早期以縣治等行政中心逐漸發展成市街的模式。綜上所述,清領時期臺灣的市街大多因政治、軍事或經濟因素興起。唯清領後期,受臺灣開港的影響,出口貿易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力日益提高,港市的重要性亦隨之提升。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14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3154.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