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台灣電影業發展的推手--高松豐次郎
高松豐治郎生於1872年,在日本是默片的知名辯士,外號「吞氣樓三昧」,也是當時日本國內知名的勞工運動者。他在日本時,會利由放映電影的空檔對觀眾進行演說,鼓吹勞工權益,因此受到前首相伊藤博文的注意。1903年,高松豐治郎受到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邀請前來台灣,主要是要透過電影對台灣人進行政令宣導工作,同時也順便帶了一批他自己製作的社會諷刺電影短片準備來台放映。在此後的十餘年間,高松豐治郎在台灣投入電影產業,成為對台灣電影業推動有極大貢獻的人。1907年,高松豐治郎再度受總督府委託,率領日本攝影師在全台灣北、中、南一百多個地點拍攝了兩萬呎底片,完成第一部台灣紀錄片《台灣實況紹介》。這部電影的內容涵蓋了城市建設、電力、農業、工業、礦業、鐵路、教育、風景、民俗、原住民等題材,雖然它是展現殖民地統治成效的政治宣傳工具,但後來當影片在全台各地放映,對於當時交通不便的台灣,仍帶來了很大的社會教育意義。這部片後來也在日本的台灣博覽會及一些大都市的電影院放映,並有阿里山鄒族的原住民隨片登台,許多日本人都是從這部片中,才第一次見識到台灣的真面貌。高松豐治郎自從來台灣巡迴映演後,發現台灣電影業前景看好,便與西門町「榮座」的老闆合作,將原本上演日本傳統戲劇歌舞伎的「浪花座」改為「朝日座」,這棟兩層樓的木造建築可容納兩百人,是台灣第一座長期固定放映電影的戲院。「朝日座」是在1907年新春開幕,生意相當不錯。之後,從1908年開始,高松豐治郎便陸續在基隆、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大都市建造戲院,系統化的在台灣經營起電影的巡迴放映事業,建立他的電影王國,台灣的電影業至此才有了較為基本的發行制度。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664
下載數:3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2852.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