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爽文起事,短短幾天就攻陷全台,清廷的據點只剩下台南府城,林爽文陣營氣勢如虹。不料在圍攻府城時,臺灣鎮總兵柴大紀拼死守禦,林爽文因被流箭射中手臂,只得暫時退回大目降(今台南市新市區)。然而此時,鹿港泉州籍義民林湊等人突然率眾襲擊彰化縣城,大殺漳人並且焚燬民房,林爽文不得不緊急率領部眾回防,莊大田也因為下淡水溪的客家庄民從背後襲擊,只好暫停攻城行動,給了官軍喘息的機會。鹿港義民林湊是泉州人,他挑起昔日漳泉械鬥的餘波,原來附和林爽文的泉州人紛紛奔向鹿港支援。林湊率領泉州義民克復彰化時,大肆搜捕漳州人,並焚燬漳人的房舍。許多漳州人被迫投入林爽文陣營,大股首陳泮為了報復,凡是泉州人房屋,也盡數焚燬。其他類似的情況甚多,可以說械鬥自始自終伴隨民變進行,義民與亂民之間常難釐清。1787年(乾隆52年)1月,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和陸路提督任承恩率軍抵達臺灣,分別進駐臺南府城和鹿港,在精銳部隊的火力支援下,海壇鎮總兵郝壯猷攻下鳳山,臺灣鎮總兵柴大紀也收復諸羅。後來,乾隆陣前換將,調派湖廣總督常青率領軍隊來台平亂,然而戰果有限。3月,莊大田再度攻陷鳳山,接著與林爽文合力圍攻府城,與清軍大戰於春牛埔及桶盤棧(今臺南市東門路至大同路),原本林爽文陣營勝利在望,沒想到莊大田手下大將莊錫舍陣前倒戈,向清軍投降,讓林爽文陣營士氣受挫。8月中旬,乾隆派大學士福康安選調各地精銳部隊赴台平亂,11月1日,福康安自鹿港登陸臺灣。福康安登陸鹿港之後,將鹿港附近駐兵略加整頓部署,鹿港一帶泉州義首,也四處招募義民,準備協助清軍平亂。4日,福康安自鹿港長驅直下,一路攻到諸羅,這支軍隊集結中國大陸各省精銳,遠比之前增援的清軍還要強悍,配備武器也相當精良,清軍沿途燒殺百餘里,林爽文部隊無法抵擋,死傷不計其數。後來,林爽文率領殘餘人馬退回大里杙,福康安兵分兩路繼續進擊,一路北上進攻大里杙,另一路從諸羅南下,進剿莊大田率領的天地會南路會眾。11月25日,清軍攻入大里杙,大里杙被夷為平地,林氏慘遭滅族,林爽文逃向集集山區。隔年1月4日,林爽文及追隨他的會黨、親族,在淡水廳老衢崎(苗栗竹南附近山區)被入山搜索的番軍尋獲,綁赴府城,隨即押往北京受審,被判處凌遲致死。南路會黨的勢力也望風而潰,莊大田於2月5日在瑯橋(屏東恆春)就捕,事件接近尾聲。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