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渾天說可能開始於戰國時代,到了西漢末年揚雄提到「渾天」一詞。東漢張衡則將「渾天說」發展成為一套系統的理論,並透過其所製作的「渾天儀」來加以演示,至此以後,渾天說成了中國宇宙結構的權威理論。張衡在《渾天儀圖注》中提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張衡後來又認為地球是浮在氣中,而非水中。渾天說認為恆星均分佈於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則附著其上運行。渾天說已不僅是宇宙學說,更是一種天體觀測的運算體系。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6-08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