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學生的特性及其組織
1905年科舉制度廢除後,當官的遠景頓失,讀書人產生的個人挫折,只好以作為群眾領導人來彌補,羅素認為這是中國學生成為改革家、革命家之因。由於當時民主並未落實,改革受阻,西方文化又有著強大的吸引力,使得新知識分子認為從事非正統式的政治反抗和抗議是正當合理的。他們大多數都相當年輕,在五四事件爆發時,當時的學生領袖如傅斯年、羅家倫、周恩來、許德珩(當時扮演鼓勵工商界罷工的重要角色)等,大約是廿出頭,而他們所帶領的同儕或中學生,多只是十多歲的少年。至於提供新思想的教授們也大都只有二、三十歲。而他們所要對抗的對象-保守派的舊學者、軍閥首領,則多在中年或以上,雙方的背景和觀念大相逕庭。當時的青年集中於幾個都市求學,通常住在擁擠的宿舍,日常生活裡常常成群結隊,對他們而言,示威、罷工和聯合抵制外貨等群眾集體行動,是相當合適作為表達心中的積怨和不滿的方式。除此之外,有些人曾於一次世界大戰到歐洲「勤工儉學」,當時的工讀歷鍊,讓他們有機會見習過西方的勞工運動。在北京地區,學生的思想和活動都相當複雜,在他們的腦海中,東西龐大的文化交互衝突與激盪,但他們對新事物,更有著無比的好奇與熱誠。在蔡元培改革後,北大出現了深受新思想影響的學生,雖然只是少數,但?是最活躍的。他們十分注意國內外事件,努力吸收更多西方思想,懷疑的精神和強烈的使命感常牽引著他們。1918年5月,他們就舉行過反對「中日軍事協定」的請願,之後,學生組織許多公開或祕密的小團體,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以北大學生為主的「新潮社」和「國民雜誌社」。這些團體經常策動學生活動,也扮演積極或急進的樞紐角色。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25
下載數:4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436.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