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陳獨秀(1879?1942)
陳獨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懷寧人。1897年,考過科舉登上舉人之階。1901年東渡留學日本,1903年參加拒俄義勇隊,後因參與剪湖北學監辮子的活動,被強行遣送回國。民初曾任安徽教育廳長,1913年幫助章士釗創辦《甲寅雜誌》,提倡自由主義的立憲政府,反對袁世凱的帝制運動,但也在袁世凱的壓力下被迫停刊。在一連串混亂的國家危難中,陳獨秀體認到在政治改造之前必先破壞舊傳統觀念,中國才有擺脫悲慘命運的可能。於是, 1915年9月他創辦了《青年雜誌》,後來改稱《新青年》,提倡 「民主自由」與「科學精神」,成為宣揚新文化思想的重要陣地。陳獨秀對軍閥及段祺瑞政府的作為逐漸感到無法容忍,不但公開批判,也試圖借助思想文化的手段,以求人民的徹底覺悟,動員社會與民眾的力量,來達到實現民族興盛的奮鬥目標。1918年以後,他變得更加激烈,與李大釗創辦《每周評論》,宣傳社會主義,並傾向於群眾運動。1920年,陳獨秀在上海建立中國共產小組,其後李大釗、毛澤東等人相繼在全國各地及在日、法的留學生中籌組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陳獨秀被選為書記,後稱為總書記。1927年以「右傾機會主義」的罪名被撤銷職務,兩年後被開除共產黨黨籍。1932年,被國民政府以「創辦非法政黨」的罪名逮捕,1937年因中日戰爭爆發而獲釋,隨國民政府撤退到重慶。1942年病逝於四川。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50
下載數:0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424.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