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九一八事變與「滿州國」
日本關東軍為了控制中國東北,炸死張作霖,阻撓東北易幟,均未得逞。但關東軍少壯派激進軍官如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參謀石原莞爾等人,仍然繼續圖謀侵佔東北。民國二十年(1931)在土肥原賢二、石原莞爾等人的策劃之下,關東軍南滿鐵道守備隊於九月十八日炸毀瀋陽附近柳條溝鐵軌,誣指為中國方面所為。關東軍與朝鮮日軍隨即大舉出動,攻佔瀋陽、長春、營口、安東、吉林等東北重鎮,是為「九一八事變」。當時蔣中正以剿滅共產黨為首要目標,提出「先安內、後攘外」政策,並要求張學良避免與日本衝突,張學良乃電告東北官員:「無論日人如何尋事,須萬分容忍,不與抵抗,以免事態擴大。」在國民政府對東北問題缺乏積極的應對政策之下,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軍攻城掠地,數個月內控制了整個東北。民國二十年(1931)十一月,正當九一八事變發生不久,東北局勢混亂之際,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土肥原賢二安排之下,前往東北。次年(民國二十一年,1932)三月,溥儀在日本的扶植之下建立「滿州國」,年號「大同」,溥儀就任滿州國執政。民國二十二年(1933),溥儀改稱皇帝,年號「康德」。日本利用溥儀意欲重建大清帝國的心理,建立了滿州國傀儡政權,實際上東北完全落入日本的控制之中。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87
下載數:3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334.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