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甲午戰後,日本在朝鮮殺害當權的閔妃,控制朝鮮的政局。日本的侵略行為,引起俄國的干涉。光緒二十二年(1896)初,高宗李熙由於不堪日本的壓迫,秘密與世子(即日後的純宗)逃亡至俄國公使館,隨後派遣警官捕殺親日派大臣首相金弘集等人,親日派失勢,朝鮮轉而成為俄國的保護國。光緒二十二年(1896),李鴻章在俄國簽訂「清俄密約」,採取「聯俄制日」的政策。光緒二十四年(1898),俄國租借旅順、大連,嚴重威脅日本向朝鮮與中國東北擴張的計畫。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事件爆發,引起「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日本、俄國也在其中。不過,俄國趁機出兵中國東北,控制鐵路,加強駐軍。此舉引起日本的不滿,認為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勢力越來越穩固,將不利於日本未來的擴張,日本與俄國一戰,因而難以避免。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6-09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