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唐代市舶司的設立
唐代對外貿易日趨發達,因此政府在廣州設置市舶司,負責對外貿易的各種事務。市舶司設置的時間,究竟在哪一年?這是學者們爭議的焦點。主要的說法有三種:一為唐太宗貞觀十七年(西元643年);二為唐高宗顯慶六年(西元661年);三為唐玄宗開元二年(西元714年)。顧炎武是最早研究中國市舶司制度的學者,他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談到,唐朝市舶司設置於唐太宗貞觀十七年,但這個說法遭到日本學者桑原騭藏的質疑。第二種說法的根據為唐高宗顯慶六年頒布的《定夷舶市物例敕》,但這個法令中只說明當時存在舶商的交易,並沒有明確說明市舶司的設置。第三種說法根據《舊唐書》〈玄宗本紀〉的記載,當時已出現負責管理市舶司的長官─市舶使,所以這個說法最為人接受,目前學界大多認為唐代市舶司設置於唐玄宗開元二年。市舶司設立後,掌管市舶司的長官─市舶使是由哪種身分的人物擔任的呢?市舶使的人選有宦官、地方官、節度使府幕職人員等,而以宦官擔任市舶使的情形最為常見。設置的地方主要有嶺南、福建、揚州等三處。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3,159
下載數:17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186.zip (33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