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無線電的發展與應用
無線電波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指頻率在3000GHz以下。無線電技術是通過無線電波傳播信號的技術。無線電技術的原理,是說明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此現象,無線電波可以傳遞訊息,當收訊端接收到傳送來的電波後,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最後再利用解調將訊息從電流變化中取出來。馬可尼於1874年出生在義大利波隆那。1894年,他開始進行無線電試驗,隔年發明無線電通訊,並向義大利政府請求資助,但未獲同意,便與母親前往英國。1896年在英國進行了14.4公里的實用性無線電報通訊試驗成功,並順利取得專利。1897年成功發出第一個海對地的無線電信號,並在倫敦成立馬可尼無線電報公司。1909年馬可尼和卡爾?菲迪南德?布勞恩(Karl Ferdinand Braun,1850-1918)由於「發明無線電報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然而無線電技術專利如同電話的專利權一樣,也產生爭議。尼科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於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美國專利局卻於1904年將其專利權撤銷,轉而授予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專利。這一舉動可能是受到馬可尼在美國的經濟後盾人物,包括愛迪生和卡內基影響的結果。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後不久,美國最高法院重新認定特斯拉的專利有效,這一決定承認他的發明在馬可尼的專利之前就已完成。有人認為此決定明顯是出自於經濟因素,因為美國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就可以不用付給馬可尼公司專利使用費。無線電最早應用於航海中,船隻與陸地之間利用摩爾電報互通訊息。後來發展出多種應用形式,應用於導航、雷達、廣播、電話、電視、無線數據網等方面。利用無線電波進行通訊,為了避免通訊的干擾,如何配置電波的頻率就成為重要的一個問題。因此,國際上大都採用國際電信聯合會的標準,將無線電頻譜分成數個波段,各有其用途。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1,663
下載數:19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130.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