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哲士學派與蘇格拉底
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雅斯培(Carl Jasper)曾說:「哲學根源於驚奇」。西元前五世紀以前,古希臘就有許多人開始對於世界的組成感到好奇,他們利用觀察自然與天象思索世界的起源,並提出許多假設,特別是在小亞細亞的米利都(Miletu)產生了一批思想家,如泰勒斯(Thales)、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等。泰勒斯常觀測天象來認識星座的規律,他提出世界是由水組成的,地球是一個浮在水上的盤子,他用這個漂浮的地球理論來解釋地震的原因。據說有一次泰勒斯因為仰望星空過於專心而掉到井裡去了,他也曾因正確預計來年天氣條件將帶來油橄欖豐收,於是買斷全部橄欖油壓榨機,壟斷市場而發一筆大財。西元前五世紀之後的古希臘處於極盛的古典時代。在雅典,由於實行民主政治提供了穩定的政治與社會條件,促使人們開始對於國家、政治體制、倫理問題以及法律等與人相關的議題產生興趣,這個階段的人們認為自己不僅是為了探索世界萬物的發問與解惑者,更是雅典民主制度的保障。在這個時期最著名的學者是普羅塔哥拉斯(Protagoras),他開創了哲士學派(或稱智者學派),其名言即「人是萬物的權衡」(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哲士學派的學者們知識淵博,口才出眾,有些人甚至開設學校,講授當時有關政治與法律等學問,他們也教授當時的青年生活的技巧與演說辯論的方法。只是由於哲士們在當時主要是為一些有錢商人子女服務,其中有些人,逐漸走向專以辯倒對方為目的,而非為真理而思辯的現象,因此也有人以「詭辯論者」稱之,並受到一些學者的批判,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即為其中最主要的批判者。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B.C.)生於雅典,傳說父親是雕刻家,母親是產婆,他認為哲士學派並非是真正的哲學家,哲學家並不教授生活的技巧,哲學家的任務在承認自己的無知並提出問題,哲士們卻不願承認自己無知而只在回答問題。蘇格拉底服膺於古希臘的名言:「認識你自己」,他謙虛地承認自己的無知,認為自己唯一知道的,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他從不以老師自居,只是愛好智慧的人,經由拋出問題,然後試著接近真理。他將一生奉獻給哲學和教育工作,終日在雅典街頭人群聚集之處,和人們討論人生、死亡、德行等等問題。蘇格拉底認為,教育是協助各人自我發現真理的過程,他重視在人與人對話中得到思想的澄清。或許是受到父母親職業的影響,他將這種對話的方式做了一個比喻:人只能做他人的產婆,幫助他們,去自主的發現知識,而不是傳遞知識給別人。後世稱這種教學方式為「產婆法」,這對於西洋教育史上的教學法有很重要的影響。蘇格拉底到了70歲時,被雅典主張民主政體的政敵控告三大罪狀:褻瀆神明、敗壞道德、蠱惑青年。在審判的過程中,蘇格拉底慷慨陳辭,不願俯首認罪,激怒了多數陪審員,使得最後作出以240票對160票將蘇格拉底施以死刑的決議。在蘇格拉底入獄三十天等待服刑的過程中,他許多門生與朋友都勸他只要給獄卒施以小惠,便可以免於一死,但蘇格拉底認為那是怯懦的行為,堅持拒絕。在他服死刑的當天,蘇格拉底沐浴完畢,獄卒依規定端來毒藥,他的門生克里頓(Crito)曾建議蘇格拉底乘船逃離,卻被蘇格拉底婉拒。他堅持服從城邦的法律,善盡公民的職責,置個人生死於度外。蘇格拉底服毒前說:「死別的時辰已經到了﹐我們各走各的路吧!我走向死亡﹐而你們活著。哪一個更好﹐ 唯有神才知道了。」於是就平靜的一口飲進毒藥,而他身邊的友人與門生不禁淚如泉湧,蘇格拉底便說:「這是作什麼?親愛的朋友!我之所以要婦人們離開,就是怕他們哭哭啼啼!我聽說人死時總要帶些好兆頭,請忍耐點,停止哭泣吧!」當他毒藥發作,全身逐漸變冷,突然掀開被子,說出最後一句遺言:「克里頓!我還欠鄰居阿斯克利披亞斯一隻雞,請償還他,可不要忘了啊!」蘇格拉底在面對冤枉入獄與被判死刑的決議,卻仍能保持最高貴的生命品質,堅守自己的原則,慷慨就義,展現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827
下載數:3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1020.zip (35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