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中國的學術傳出 - 書籍
日本:自八世紀以來,日本就大量的自中國輸入文獻典籍,並成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清代中國文獻典籍東傳日本,主要是由前往長崎的海商帶去,這與過去主要以貴族、知識份子和禪宗僧侶為主體的交流形式不同。根據日本德川幕府長崎書物檢察官向井富氏編匯《商舶載來書目》(16391804)的記錄,在這一百一十一年間,中國海商共運去文獻典籍四千七百八十一種;其種類約佔中國出版圖書的「十之七八」。在德川幕府鎖國政策下,日本學術界正是通過中國海商輸入的大量漢籍,而源源不斷地獲取清朝的文化訊息。一些學者認為,江戶時期的一些學派,如狄生及其「古文辭學派」、伊藤仁齋及其「古義學派」,都與清朝考據學風和古文運動相關。東南亞:中國通俗文學在東南亞地區,也有極大的魅力。清代傳入東南亞的中國文學作品,主要有《三國演義》《聊齋誌異》《水滸傳》《西遊記》《梁山伯與祝英台》與《今古奇觀》等。最初這些作品只在東南亞華人中傳閱,但通過當地華人的翻譯、介紹和一些中國戲班在該地的演出,使當地人民對中國文學產生了興趣。在泰國,就有根據《三國演義》而改編的《獻帝出遊》《呂布除董卓》《周瑜決策取荊州》《周瑜吐血》《孫夫人》以及《貂蟬誘董卓》等劇本問世。曼谷王朝還專門組織華人,將中國文學作品譯成泰文,為此在泰國還形成了上層社會喜歡看「三國」書,平民百姓喜歡看「三國」戲的現象。在印尼諸島、柬埔寨和馬來半島等地,也都有上演中國戲的戲院。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274
下載數:2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681.zip (34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