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茶的故事
對於各種茶葉都有其傳說故事,在此我們收集了一些關於較常聽到的茶葉其得名的源流與傳說。* 烏龍茶的由來烏龍茶原產於福建省,是以烏龍種製造的茶,屬福建茶系,據說原來茶樹都是野生的,並非由人工栽培,在那些野生茶樹中,也不是完全屬同一品種,在群茶中其中有一株茶樹蟠旋著一條黑蛇,然而這條黑蛇好像很馴良,茶農去採摘茶葉,黑蛇也不會咬人,茶農將所摘下來的茶菁製成茶葉,味道滋味特佳,中國人喜龍不喜蛇,故名之為「烏龍茶」。這只是一種傳說,其正確性則有待考證,當做大家閒談的茶話而已。* 凍頂烏龍茶的由來關於凍頂茶的來源,有段頗富人情味的小故事,話說在一百四十多年前,即滿清道光十一年,鹿谷一舉人林鳳池,欲往福建參加科舉考試,無奈缺乏盤纏不能成行,他的宗族林三顯見他有志難展,於是伸出援手,助他旅行的盤纏,林風池果然不負重望,一舉成功,為了報答林三顯的恩德,特到武夷山帶回三十六株烏龍茶苗其中二十四株分送小半天及大坪頂種植,均告失敗。另十二株贈給凍頂山的林三顯,因其地土質排水量好,氣候適宜,茶樹生長旺盛,漸漸繁殖成大規模的茶園,這個傳說的真實性則有待考證。有關凍頂茶的來源,另有一個說法。凍頂山上原只有野生茶樹,清嘉慶間由福建移民柯朝引入茶種,植移北縣文山;因為中部土壤富有機質,雨量充沛均勻,空氣潮濕,尤其是凍頂山常有雲霧籠罩,全年平均溫度在二十度左右,土質是紅色油質土壤含水量大,天然泉水水質特佳,野生茶樹早已聞名。* 鐵觀音的由來傳說清代乾隆年間,福建省安溪縣松林頭鄉一位名叫魏飲的農民,篤 信佛教。每天清晨,他虔誠以一杯清茶供奉給附近一座觀音廟中的觀 音大士像前,習以為常從不停歇。觀音菩薩念他虔誠,一天托夢給他 ,說廟後有棵茶樹,要賜與他,從此可以不愁衣食.次日,魏飲到觀 音廟後,果然在廟後打石坑的石隙發現有一棵茶樹,在早晨陽光中照射下,葉片閃閃發光,便挖回移值於舍旁,悉心培育,採下茶葉焙製 成烏龍茶,香味異常醇美;後來,繁殖兩百多株,並讓鄉民分栽茶樹,魏飲以為拜佛有德,感動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賜這株茶樹給他, 加上茶葉色暗綠如鐵,故把此茶樹命名為「鐵觀音」。另一傳說則是西坪堯陽有一位士人叫王仕讓,清雍正時,任過十年副貢;乾隆六年,出任過湖廣黃州府薪州的通判。平生喜歡收集奇花異草,家鄉書軒闢有一個花苗圃。有一天,王仕讓告假回鄉訪親會友,到南岩山麓游覽,突然在一片荒園的層石問,發現一株生態獨特的茶樹,香氣撲鼻,他立即採掘,移種在書軒苗圃裡,經過細心照顧,長得很快,枝葉繁茂。到了舂採時節,他及時採製,加工成品。果然,茶樣特別,氣味芳香,便把它精心收藏起來。假滿到職,拿去送給禮部侍郎方苞。方侍郎原來也是個識貨的「茶仙」,一聞茶味非凡,便作為一種「貢品」轉贈給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平素也是好茶成癖,品嚐後就稱它為「佳品」,立即召見王仕讓詢問由來,王仕讓便把經過稟述一番。乾隆皇帝細察,掂量一下茶葉,發現它貌似觀音重如鐵,產地在南岩,便賜名為「南岩鐵觀音」。後來,因為茶葉廣植遍布安溪全縣,人們便稱它為「安溪鐵觀音」了。* 碧蘿春茶的由來江蘇是貢茶的產地,所謂「貢茶」即專供皇室飲用的茶,這種茶的品質一定是最好的。如唐貢山的陽羨茶即唐代皇宮的御茶,唐人視之為珍品。而太湖洞庭山的碧蘿峰也出產一種茶,叫「碧蘿春」茶。江蘇人稱為「嚇煞人香」,這是江蘇話,表示香到嚇煞人的意思。而這也是碧蘿春茶的原名,據說碧蘿峰當地的土人採茶時將採下的茶葉放在胸囗的衣襟內,鮮葉得熱氣之助,發出一種極濃的香氣,因此土人們便稱為「嚇煞人香」。後來滿清皇帝南巡遊太湖,覺得其名甚不雅觀,遂改名為「碧蘿春」,這是碧蘿春茶得名的由來 。另一則傳說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農民採擷很多這種茶,然後放入懷裏,受到體溫的薰染,茶就散發出一種奇特的香氣,從此以後,大家不再把這種茶放入籠子裏,並且就稱呼它叫「嚇煞人香」。後來,這種茶被獻給康熙皇帝,康熙認為「嚇煞人香」過於鄙俗,便賜名為「碧螺春」。* 水仙的由來在半醱酵茶中,堪與鐵觀音匹敵的就是水仙了。葉大,呈深綠色,水性長,香味並重,是其特徵。它的得名亦有一段傳說:清朝康熙年間,有個福建人發現一座寺廟旁邊的大茶樹,因為受到該寺廟土壁的壓制而分出好幾條扭曲變形的樹幹。那人覺得樹幹乩曲有趣,便挖出來帶回家種植,他巧妙的利用樹的變形,加以繁殖,結果培育出清香的好茶。閩南話的「水」就是「美」,因此,從美麗的仙山採得的茶,便名為「水仙」。令人連想到早春開放的水仙花。* 大紅袍大紅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質最好的一種,據說這種茶可以治百病。在明朝時,有個官吏因沈痀纏身,某天,有位來自武夷山天心寺的僧人送他這種茶,他喝過多次之後,便不藥而癒了。官吏為了表示感激,就把自己所穿的大紅袍披在茶樹上,這是「大紅袍」得名的由來。大紅袍屬半醱酵茶。由於茶樹長在岩石之間,使得它的成分及滋味稍別於其他的青茶。* 龍井茶龍井茶的原產地是浙江杭州,關於龍井茶的來源,有一個故事是這樣流傳的:據說在龍井茶山上,有一個荒涼的村落,村裡只有寥寥的幾戶人家,這幾座破落戶當中,住著一個孤苦的老太婆,凡是路過這裏或是來此處勞動的人,疲倦時經常到老太婆的茅屋下休息,老太婆便以每年留下來的粗茶,每天煮一鼎鑊的茶水,給來往的行人解渴。一個風雪的寒冬,有位老頭前來茅屋避雪,看見鍋中正冒著熱氣,於是便好奇的問老婆婆鼎中燒些啥東西?老太婆無限感慨的回答說:「我不過是個貧窮又無依的老太婆,只能為過路行人燒點粗茶解渴。」老頭聽完竟拍手大笑說:「你並不窮啊!門前石臼內的茶渣便是寶貝,你賣給我,明天派人來抬。」隔天風雪停止,老頭果然又來了,一看日內的茶渣已空空如也,原來那老太婆以為老頭要買的是石臼,於是先將日內的茶渣倒在後院十八株茶樹上,後來那十八株茶樹,因被茶渣滋潤培育,長得非常壯大,這便是龍井茶樹原始的樹種。這個傳說也許是真有其事,然經過口耳相傳,不免添油加醬而染上濃厚的神話色彩,儘管其真實性有待考證,但也是個富人情味的小故事,不妨將它當做閒談的茶話。但陳年茶渣埋在地下,因受雨水腐化,是有可能變成茶樹需要的養分。另有一則傳說是,清朝乾隆皇巡幸江南的時候,曾經在杭州名勝--獅峰胡公廟前,品啜龍井茶,一嚐之下,對它的香味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把十八株種在那裏的茶樹命名為「御茶」。從此以後,龍井茶遂而名揚天下。在清明節之前摘取的新茶,叫做「明前龍井」,品質最上等。* 普洱茶普洱茶的來由,以台灣本地說來,大多數的普洱茶皆來自香港,然而香港一地仿若一個大茶行般,各式各樣的茶都有,部份是真正來自原產地,部份是賣茶人自己摻和的,而據說這些原料有分別來自泰國、雲南、安徽、廣東、福建,甚至還有來自台灣的茶葉摻雜而成,如此一來的普洱茶不同、品質差異甚大,從何談起,所以這裏所要介紹的單指真正生產於雲南的普洱茶而言。對於雲南普洱茶的傳說乃相傳於三國時代,蜀國軍師諸葛亮帶兵南征七擒孟獲,進軍途經西雙版納南糯山,因不服水土,士兵們一個個患眼疾,在山壑間東撞西碰。諸葛亮心急之下把手杖插入地裏,乍時出現奇蹟:手杖活了,生根發芽長葉,成了蔥綠的茶樹。摘下茶葉煮水讓土兵喝。茶有明目之功。士兵們恢復了視力,不久奏凱而還。自此,山上有了茶樹,這裏的少數民族稱為“孔明樹”,山叫“孔明山,孔明叫“茶祖”,每逢農曆七月十六日,即孔明的生日這天辦“茶祖會”,高懸孔明燈,載歌載舞,“對月品茶,寄託思念。*陽羨茶宜興,瀕臨太湖,層巒疊嶂,風光綺麗,更兼有“善卷”、“張公”、“靈谷”三洞之勝,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不少慕名而來的旅遊者,在飽覽了宜興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後,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陽羨茶”來品嘗一番。泡出來的茶湯清色濃,味香而甜,堪稱茶中佳品。宜興產茶歷史久遠,古時就稱之為“陽羨* 普洱茶貢茶”、“毗陵茶”、“陽羨紫筍”和“晉陵紫筍”。早在三國孫吳時代,就名弛江南,當時稱為“國山茶”。“國山”,即今之離墨山。據《宜興縣誌》載:“離墨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頂產佳茗,芳香冠他種”。到了唐代,被稱為“茶聖”的陸羽,為了研究茶的種植、採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陽羨(今宜興的古稱)南山進行了長時間的考察,為撰寫“茶經”一書積累了豐富的原始資料。陸羽在他的《茶經、一之源》中記及:“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陸羽在品嘗同僧進獻的佳茍後,認為“陽羨茶”確是“芳香冠世,推為上品”,“可供上方”。由於陸羽的推薦,“陽羨茶”因此名揚全國,聲噪一時。從此,“陽羨茶”被選人貢茶之列,故有“陽羨貢茶”之稱。大致在唐代肅宗年間,常州剌史李棲筠開始,每當茶汛季節,常州、湖州兩地太守集會宜興茶區,並且唐皇特派茶吏、專使、太監到宜興設立“貢茶院”、“茶舍”,專司監製、品嘗和鑒定貢茶的任務。採下來的嫩茶,經焙炒好後,立即分批透過驛道,快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趕上朝遷的“清蝗宴”。當時稱此種茶為“急程茶”,一刻也不能延誤。誠可知,江蘇宜興距京城(今北京)有數千里之遙,不知累壞了多少驛役?累死了多少駿馬?……正如唐代詩人李郢(茶山焙焙歌)詩曰:“淩煙觸露不停採,官家赤印連貼催,……驛路鞭聲砉流電,半夜驅夫誰復見;十里皇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陽羨貢茶”,產於宜興的唐貢山、南嶽寺、離墨山、茗嶺等地。“陽羨茶”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明代周高起,在他的《洞山茶係》中讚曰:“陽羨茶”以“淡黃不綠,葉莖淡白而厚,製成梗極少,入湯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無之外”。至於“陽羨茶”的始源,據《宜興縣誌》載,飲茶的創始人卻是一位叫潘三的農民,後來被尊之為宜興的“土地神”。宋代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引“重修義興茶舍記”:有一位和尚把陽羨山中產的野茶送給當時的常州太守李棲筠,經他請陸羽鑒定後,建議當作佳物進貢給唐代宗皇帝,時間是大歷年間(766年左右)。僅次於陸羽的第二位“茶聖”。詩人盧仝,寫下了“天子愛喝陽羨茶,百昌不敢先開花”的詠茶名句,明末清初劉繼莊的《廣陽雜記》記有“天下茶品,陽羨為最”。明代袁中郎(宏道)在評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藥味,龍井茶有豆味,而陽羨茶有‘金不味’,夠得上茶中上品”。東鄰日本十分慕名“陽羨茶”。『資料來源:http://202.108.249.200/geography/mfms/20011211/9.html 』*三道茶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含義上寓以人生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哲理。頭道苦茶又稱“烤茶”或“百斗茶”,先苦後甘,能提神補氣,使人神輕氣爽;三道回味茶,放有花辣等佐料,喝了能滿口清香,回味無窮。 白族三道茶源遠流長,起源於唐初,之後不斷得到發展,到了唐南詔國中後期,佛教在大理興起,寺廟裏倡導坐禪飲茶,遊客也喜歡飲茶止渴,使茶道發展不小。經過宋、元時期到了明、清之際,白族家室多愛飲烤茶,招待客人飲甜茶,在婚事、節日期間專飲“三道茶”。至今談茶,必宗茶經陸羽的【茶經】;漢宣帝三年王褒撰的【僮約】是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在陸羽的朋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大書法家顏真卿。顏真卿作湖州刺史時與皎然、陸羽結為摯友。他召集陸羽加深儒學修養,在「茶經」中表現出中庸和諧的思想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在與各界友人的交往中,陸羽融會了儒道佛等諸家思想,并將其融注於查理中,融注於「茶經」的創作中,使「茶經」成為一部不僅僅描述茶事,而且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學術著作。「茶經」的文化學內涵表現如下:(一)「茶經」首次把飲茶當作一種藝術過程來看待,創造了從烤茶、選水、煮茗、列具、品飲的一套中國茶藝。其中包含了濃厚的美學意境和氛圍。(二)「茶經」首次把「精神」二字貫穿於茶事之中,強調茶人的品格,思想情操,把飲茶看作「精行儉德」,進行自我修養、鍛煉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三)陸羽首次把中國儒、道、佛的思想文化與飲茶過程融為一體,首創中國茶道精神。總之,陸羽和「茶經」的出現揭示了並預示著茶與文人關係的日執深化,而這種關係深化的結果,就是使飲茶的文化內涵趨於深刻和豐富。
授權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資源類型
素材
互動形式
混合式
更新時間
2020-07-02
點閱數:430
下載數:8
點讚數:0
分享數:0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his_00000589.zip (40KB)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