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茶的產製 - 現代製茶過程(包種茶)
點閱數:243 次 下載次數:4 次
茶的產製 - 現代製茶過程(包種茶)
web
坪林製茶通商與文化交流產製歷史網坪林鄉

採摘時間以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前較佳,不同的茶採摘部位也不同,有的採一個頂芽和芽旁的第一片葉子叫一心一葉,有的多採一葉叫一心二葉,也有一心三葉。目前則另有單人式、雙人式採茶機,可利用機械採茶,既省力且快速。 採摘是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藉兩指的彈力將茶葉摘斷。 採摘下來之茶菁須於日光下攤曬,或利用熱風使茶菁水分適度蒸散,減少細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並除去細胞膜之半透性,而胞細中各化學成分亦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發酵作用的進行,攪拌後攤平於笳藶上靜置。 茶菁萎凋至適當程度即以高溫炒菁破壞葉中酵素活性停止發酵的繼續進行,並可除去鮮葉中的臭菁味,而鮮葉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於揉捻。 將炒菁後之茶葉置入揉捻機內,使其滾動並形成捲曲狀,由於受到揉壓,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擠出而粘附於表面,如此在沖泡時便可很容易地溶解於茶湯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樣。 乾燥是利用乾燥機以熱風烘乾揉捻後之茶葉,使其含水量低於百分之四,利於貯藏運銷,通常為了能使內外乾燥一致,常採用二次乾燥法,先使其達到七、八成乾燥,然後取出回潮,再進行第二次的乾燥。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素材
混合式
2010-05-21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