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的譯經者為了更有效地傳播佛法,總是運用社會大眾的口語來進行佛經的翻譯。佛經雖然是外來文化,但是長久以來已經融入中國文化當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三生有幸」、「兩世為人」的輪迴思想;「大千世界」、「恆河沙數」宇宙觀;「頑石點頭」、「立地成佛」的勸善思想;「種瓜得瓜」、「自作自受」的因果思想,這些都是深入民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Ab-Ⅱ-1 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空間利用,和其居住地方的自然、人文環境相互影響。
Ab-Ⅲ-2 交通運輸與產業發展會影響城鄉與區域間的人口遷移及連結互動。
公Dc-Ⅳ-3 面對文化差異時,為什麼要互相尊重與包容?
學習表現:1a-Ⅱ-3 舉例說明社會事物與環境的互動、差異或變遷現象。
1b-Ⅲ-2 理解各種事實或社會現象的關係,並歸納出其間的關係或規律性。
社1c-Ⅳ-1 評估社會領域內容知識與多元觀點,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