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泉小吃」大概是臺灣人最為熟悉的,許多臺灣人的祖籍就是漳、泉二地,現在臺灣的小吃也深深受此影響。「米粉」就是福州的特產之一,把米磨漿瀝乾後壓成細條狀風乾,比現在的新竹米粉要粗上許多。「新竹米粉」則是源自福建惠安,據傳可上朔至五胡亂華時期,北方漢人南遷後,由於缺少麵粉,所以便用米粉替代製麵,結果製出了米粉的原型「米條」。「惠安米粉」在傳至新竹後,因為新竹風的大助力,讓米粉更加美味可口,新竹米粉便成了享譽全臺的小吃之一。「漳州蠔仔煎」是相當有特色的小吃,蠔仔煎是福建沿海地區皆有的小吃,製法也大同小異。漳州的特色在由牡蠣、蒜苗、蕃薯粉漿、鴨蛋一同攪拌後下鍋煎製,與臺灣現在用小白菜取代蒜苗,材料是分次下鍋煎的方式有所不同,反較接近「蚵嗲」的做法,不過是攤平下鍋煎。佐以甜辣醬與蘿蔔酸菜,以去油解膩。
資訊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0 台灣
領域:社會領域-社會
學習階段:國小3-4年級(二)
國小5-6年級(三)
國中7-9年級(四)
學習內容:Ab-Ⅱ-2 自然環境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也會改變自然環境。
Ab-Ⅲ-3 自然環境、自然災害及經濟活動,和生活空間的使用有關聯性。
地Cb-Ⅳ-1 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學習表現:2a-Ⅱ-2 表達對居住地方社會事物與環境的關懷。
2a-Ⅲ-1 關注社會、自然、人文環境與生活方式的互動關係。
地1a-Ⅳ-2 說明重要環境、經濟與文化議題間的相互關係。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教學資源檔案連結
資源評論或心得分享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