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4,468
校園健康筆記-流感疫苗接種及流感預防-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健康筆記-流感疫苗接種及流感預防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關於流感之傳染途徑與感染症狀及對流感之應有警覺與就醫呼籲、預防流感之有效方法及身邊如有疑似流感病患防範傳染之應有作法、今年接收國際通報之流感趨勢及流感特性、今年公費流感疫苗之接種對象與接種時間、流感疫苗安全性與副作用之疑慮、校園集中集體接種流感疫苗之提醒事項、施打流感疫苗前後之注意事項(包括與COVID-19疫苗接種之間隔)、流感預防及疫苗相關訊息之擷取管道,請收聽「校園健康筆記」節目之「【校園防疫與健康促進】流感疫苗接種及流感預防」。
點閱數1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夏日消暑好「果」食-盛夏水果輕料理-資源代表圖
web 夏日消暑好「果」食-盛夏水果輕料理
灃食教育基金會/灃食教育基金會國小4年級~國中9年級
專家/創意料理專家 柯亞主講內容:分享水果料理的靈感來源及搭配祕訣,以及如何運用水果入菜,製作開胃清爽的夏日料理。主講大綱:1.水果入菜大不同2.五大盛夏輕蔬料理輕鬆做
點閱數238
下載數4
修改日期:2025-07-28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與自然共好! 為五股溼地做環境保育-資源代表圖
【揪團出遊趣】台南七股潟湖遊今天要帶大家到台江國家公園看七股潟湖,先到南灣瑪頭搭乘竹筏遊潟湖是體驗七股潟湖的最好方式。七股潟湖在當地俗稱「內海仔」,是300多年前的台江內海的遺跡,面積大概有1600公頃喔,有三個沙洲:青山港汕、頂頭額汕以及網仔寮汕!聽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課長王建智跟大家介紹七股潟湖的沙洲為何會消失及如何守護。網仔寮汕,這裡可是台灣的最西邊喔!網仔寮汕屬於台江國家公園的一部分,沿途我看到了蚵棚、定置魚網,第一次看到蚵農載著蚵苗的工作船,聽眾朋友來到這裡除了可以欣賞到豐富的潟湖生態,潟湖周邊的紅樹林,也要靠大家一起來守護!我看到白鷺鷥,好像看到鸕鶿飛走了!還以為是黑面琵鷺!請台江公園管理處解說課林文敏課長介紹近期的活動,記得要預先上網預約。 【戶外教育好點子】五股溼地的植物保育相信很多人在假日的連鎖餐廳裡,最常看到的風景是家長和孩子各自低頭拿著手機,手指頭動呀動,滑呀滑~而在新北市的五股溼地,也有類似這樣的風景,同樣的有一群家長與孩子低著頭,手也在動,而不一樣的是,他們有的穿著涉水衣或是戴著手套、提著麻布袋,到底,他們在做什麼呢?!原來呀,這群孩子跟著爸爸媽媽正在移除布袋蓮、小花蔓澤蘭等外來入侵種的環境行動。這些孩子們從自然中玩耍、並學習成長,也期許自己能夠為土地做有些事,現在的他們已經在思考,我可以做什麼?!4月28日17:20-18:00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邀您一起與自然共好!
點閱數200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校園健康筆記-糖寶寶的甜蜜人生-資源代表圖
web 校園健康筆記-糖寶寶的甜蜜人生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關於11月14日國際糖尿病日之由來及意義、節目中介紹第一型及第二型糖尿病之區別、邀請本身也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王思予營養師回溯發病經過及生活調整、並給予兩型糖尿病青少兒之自我健康管理及醫療建議、有關青少兒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生活自主管理,相關訊息之擷取管道等,請收聽「校園健康筆記」節目之「11月14日國際糖尿病日--糖寶寶也能擁有甜蜜人生」。
點閱數21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營養5餐-六大類食物/水果家族篇-資源代表圖
web 營養5餐-六大類食物/水果家族篇
灃食教育基金會/灃食教育基金會國小4年級~國中9年級
台灣是水果王國,水果種類十分豐富,你都認識它們了嗎?香甜可口的水果能提供身體養分、幫助新陳代謝、維持生理機能運作還可以做成不同的食品。一起來認識這些大自然的禮物吧!
點閱數276
下載數25
修改日期:2025-07-28
課室外的小旅學-尋找山海奇跡-資源代表圖
web 課室外的小旅學-尋找山海奇跡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在清朝道光年間,台北文山、景美地區是台北盆地最繁華熱鬧的街市,古時候的景美,原名為「梘尾」或「景尾」,東自景美山與木柵為界,往西則從新店溪遙望新北市的中永和地區,山地面積約佔三分之一,屬於一個小型的盆地。過去,是平埔族霧裡薛社與秀朗社的居住地,漢人在1729年移民於此,因為霧裡薜圳及瑠公圳等水利建設,持續建立與開發,此處成為臺北盆地中,漢人較早發展的區域,之後也在1950年成立景美鎮。而在景美溪與新店溪的交會處,有一所以山海溪口為主題提倡戶外學習課程的學校,名為溪口國小。當身處於山海之間,可以讓孩子有什麼特別的自然生態體驗?而且需要透過什麼途徑,才能讓孩子領略山海的美麗風景?在體會山海風光時,要如何讓孩子,找回對於生態的重視與感動,敬請收聽本集的「尋找山海奇跡」!
點閱數182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課室外的小旅學-探訪紅樹林的故鄉-資源代表圖
web 課室外的小旅學-探訪紅樹林的故鄉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紅樹林,從名稱來判斷,常常讓人會誤以為是一種由紅色樹木所構成的林相。但其實被稱為紅樹林的原因,是起源於紅樹科植物體內的丹寧,當丹寧遇到空氣後,會氧化呈現紅色,過去也因此常被提煉成紅色染料。而位於紅樹林捷運站的紅樹林生態教育館,藏身在紅樹林捷運站裡面,來去匆匆的遊客可能不會知道這個站體有一個服務教育館在裡面,其實捷運站在二號出口部分就已經做好一系列的指標導引,所以你只要出二號出口的話,順著指標走,都可以找到我們的生態教育館。紅樹林生態教育館裡面,把紅樹林的保育、紅樹林的水筆仔做成模型,直接放在館內讓您直接看到他,也有把周邊的水鳥、鷺鷥科的,還是招潮蟹這些,都把它做成標本型態的模型,擺放在這裡面,塑造一個跟外面幾乎是一模一樣的紅樹林生態系,讓你去看、讓你去欣賞。這裡面我們展館的駐館人員就會來為您做解說服務跟導覽。想一次了解紅樹林生態系嗎?敬請收聽本集的山海奇跡,一起「探訪紅樹林的故鄉」!
點閱數13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課室外的小旅學-翩翩飛舞的蝴蝶-資源代表圖
web 課室外的小旅學-翩翩飛舞的蝴蝶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台灣曾經有蝴蝶王國的美譽,到處都會看到翩翩飛舞的蝴蝶,實際上約有370種蝴蝶曾在臺灣出現紀錄,其中,約50種屬於臺灣特有種,根據地形、氣候以及高度等差異,構成了多元且複雜的蝶相。但因為土地開發、自然環境被破壞,許多蝴蝶失去原本的棲地。春秋兩季是賞蝶的好時節,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做了很多的推廣工作,也帶領大家走出戶外去賞蝶,每個禮拜都有賞蝶活動,有志工帶大家一起去賞蝶,我們台中也有辦理,然後桃園的虎頭山都蠻多免費的活動,大家可以上網查詢並報名參與。本集節目將與各位聽眾分享,在台灣有什麼地點適合賞蝶,以及觀察蝴蝶時應該注意的事項,想知道第一手蝶況嗎?敬請收聽山海奇跡「翩翩飛舞的蝴蝶」吧!
點閱數10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7-28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生態農園之自然體驗-資源代表圖
web 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生態農園之自然體驗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揪團出遊趣】滿州鄉生態旅遊【戶外教育好點子】生活中處處都是戶外教育的好點子!雖然疫情影響無法往外跑,但學起來以後一定會用到。您知道新北市農會文山農場在哪裡?哪一個月份是魯冰花綻放的日子?其實有許多的農場都可以是戶外教育的場域,6月16日17:20-18:00「五十二個戶外教育好點子」節目訪問北漂青年尤吉利主任,介紹茶園文化的特色,在茶園裡民眾和學生還可以體驗學習:茶種、採茶、製茶、品茶的趣味,還有珍貴林木、橄欖樹大道與露營場可以體驗戶外活動。節目中尤主任還透露了哪一個季節有夜間賞螢火蟲季活動、螢火蟲棲息地、螢火蟲種類、賞螢盛況及獨角仙和鍬形蟲生態。這樣的戶外教育好場域值得珍藏,歡迎親師生在疫情過後可以走一趟文山農場,創造親子遊的戶外體驗學習!
點閱數33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
微型點子對撞機-生活好科學-當寶寶盯著手機不吃飯......-資源代表圖
web 微型點子對撞機-生活好科學-當寶寶盯著手機不吃飯......
教育廣播電臺/教育廣播電臺高中10-12年級
對於許多父母來說,教養孩子從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雖然我們已經知道有許多不當的教養方式,例如體罰與哄騙。但我們卻很難明確說出,最理想的教養方式是什麼?或是有什麼判斷正確教養方式的方向。本集教育電台「微型點子對撞機」邀請到到擁有一對雙胞胎的臨床心理師,林希陶老師。來分享在教養孩子中常常遇到的問題,以及教養孩子過程中,目前相關科學研究所能提供的指引。 以教養孩子中常見的挑食為例,父母或師長應避免使用懲罰的方式,這反而會造成用餐時的負面印象,以及對本來就有挑食食物的更加反感。對於面對孩子挑食的現象,林希陶心理師提供了一些方式供父母師長們參考,例如:在沒有涉及到生命、疾病或嚴重營養不良時,不要強迫孩子吃東西。不用硬餵不餓的小孩(製造飢餓的生理環境)讓小孩一起準備食物(製造好玩的心理環境)營造良好用餐氣氛(製造良善的外部環境)用餐環境單一,例如避免邊吃飯邊看電視(製造單一的穩定連結)改變食物(從刺激物上著手)對食物取特別的新名字(製造良善的外部環境)正向楷模(觀看別人的穩定連結)鼓勵遠遠大於懲罰(正向回饋)我們若從成人的行為來研究的話,其實會發現成年人已經會用很多方法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挑食。例如成人的食物都是自行購買或取得的,本來就已經做過了初步的篩選,此外對於一些比較特異罕見的食物,往往在高級餐廳中,人們也特別願意去接觸,這其實都是在營造一種用餐時的正向回饋效果。 又對於3C產品盛行的當代,到底應不應該讓孩童使用3C產品,或是應該如何使用,林希陶心理師則引用2016年,美國小兒科醫學會針對兩歲幼兒之建議:兩歲以前「拒絕」使用數位媒體。除了與親人使用視訊聊天。兩到五歲的小孩:每日不超過一小時觀看高品質、高畫質的節目與小孩一起觀看,監控審查內容是否合適協助他們理解他們所看到的,並且幫助他們將所學運用到真實世界。拒絕快節奏的節目、使人分心的app應用程式、或是任何暴力內容。不使用3C產品時記得關掉他們。例如電視在一個房間持續打開,會使父母與孩子都處於分心狀態。不要使用數位媒體當成讓小孩冷靜的唯一方法,這會導致無法發展合適的情緒調節方法尋找替代活動。吃飯時、與孩子互動的時間不要使用數位媒體。睡前一個小時不要使用。孩子臥室中不要陳設這些設備。 對於嬰幼兒來說,林希陶心理師則認為,應該多提供非結構式的遊戲為主,例如並非單純操作,或是有過於明確指示,過於按部就班的遊戲。這樣非結構式的遊戲,可以增加探索的機會,讓嬰幼兒增加創意、問題解決能力與自我娛樂的能力,提升大腦的發展狀況。父母也可以利用一些指定簡單的任務,來提升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總括而言,理想的嬰幼兒教養方式,是植基於父母的陪伴、對探索世界的設計,而非教條式的規範與利用3C產品吸引其注意力,這仍是當代父母的大哉問,也是科學育兒者想要讓你知道的大學問。
點閱數321
下載數1
修改日期:202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