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6,869
數字黑洞-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字黑洞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中7-9年級
黑洞(Black hole)是宇宙中一種質量很大的天體,它產生的引力場非常強,以至於任何物質被吸進去後都無法逃逸,就連光也一樣,很恐怖,故名為黑洞。 在數字的世界中也有類似的黑洞,舉例來說:隨便選一個數字不完全相同的三位數,將此三位數的三個數字重新排列,然後將排列後最大的三位數減去排列後最小的三位數,所得的新數依此規則再一直做下去,最後一定會跑到495。如選定270 → 720-027=693 → 963-369=594 → 954-459=495 → 954-459=495,果然重複了,和黑洞一樣恐怖,這是甚麼道理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它的奧秘吧!
點閱數876
下載數24
修改日期:2024-07-16
一元不見了-資源代表圖
web 一元不見了
林士哲/大橋國中國小5-6年級
矛盾數學
點閱數498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24-07-16
三角形的內外心-資源代表圖
web 三角形的內外心
陳錦儒/桃園縣立幸福國中國中9年級
以power point 呈現內外心的畫法。
點閱數2426
下載數368
修改日期:2024-07-16
PBL/專題式學習《有你真好--慶生會活動規劃》-資源代表圖
數學教學常常是孩子們的夢靨,我們試著以孩子們的學校生活為起點,尋找學校生活情境中孩子們的最愛的活動,試著加入點數學元素,讓孩子們以合作、討論、查資料、規劃等方式,設計一個確實可以執行的活動流程。於是,我們想到了「慶生會」活動,「慶生會」是孩子們的最愛,孩子們總是期待一次又一次慶生會的到來,因為慶生會時有吃、有喝又有玩。但是,「慶生會」活動往往僅限於各自帶各自的點心,吃吃蛋糕,唱唱生日快樂歌,贈送小禮物,就結束一個有意義的慶生會,看來似乎有點可惜。因此,冀望辦個有聲有色的慶生會,由全班孩子們親自規畫、共同討論與設計,讓大家既能運用所學的數學概念於生活情境中,也能從規劃慶生會流程中學到蒐集資料、簡化訊息,做出最佳決定,留下美好的回憶。規畫慶生會活動時,所必需考慮的問題很多,尤其是事前的籌備工作。如:一學年中慶生會辦理次數的安排、辦理慶生會的時間點規劃、餐點的採買、經費的估算、蛋糕的大小與種類的挑選工作、表演的活動規劃與時間安排…。希望藉由這樣的課程設計,讓孩子們運用所學的數學概念,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透過資訊科技、網際網路的使用,達成「慶生會」規劃設計的目標。
點閱數1529
下載數38
修改日期:2024-07-16
最少的砝碼-資源代表圖
web 最少的砝碼
梁妹君/大橋國中國中7年級
用天平稱量物體的重量時,總少不了砝碼。用1克、2克、4克、8克……的方法設置砝碼,一般人都能想得到,但這種方法需要的砝碼數量太多,實際上可以用得少一些。想用天平稱量1到40克的重量,並且以1克為間隔。若只想使用最少的砝碼的話,至少要準備哪幾種的砝碼?
點閱數588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4-07-16
超級周長比一比-資源代表圖
web 超級周長比一比
宋秉璋/楠西國小國小3年級
1.認識簡單封閉圖形的內、外部及其周界。2.認識周長,並做實測。3.能理解正方形與長方形周長的計算,並應用。
點閱數2031
下載數125
修改日期:2024-07-16
數學領域教學活動設計--認識除法-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學領域教學活動設計--認識除法
吳瑋聰/土城國小國小3年級
3-1在103年12月20日前,在資源班的教室座位上,老師給予口語提示協助下,由分裝與平分的具體活動中,察覺『商』、『餘數』所代表的意思,每個月以紙筆測驗的方式評量一次,連續兩次評量成功率達60%以上。3-2在103年12月20日前,在資源班的教室座位上,老師給予口語提示協助下,能分辨除法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商』及『餘數』的位置,每個月以紙筆測驗的方式評量一次,連續兩次評量成功率達60%以上。3-3在103年12月20日前,在資源班的教室座位上,老師給予口語提示協助下,能使用÷、=做橫式記錄以解決生活中問題,每個月以紙筆測驗的方式評量一次,連續兩次評量成功率達60%以上。3-4在103年12月20日前,在資源班的教室座位上,老師給予口語提示協助下,能由分裝與平分的具體活動中,察覺除法與乘法的關係,每個月以紙筆測驗的方式評量一次,連續兩次評量成功率達60%以上
點閱數1243
下載數135
修改日期:2024-07-16
科學記號-資源代表圖
web 科學記號
陳詠裕/菁寮國中國中7年級
希望透過對墾丁音樂祭所產生的垃圾,將垃圾量化,讓學生對於「愛護資源」及「資源回收」有更深刻的瞭解,並能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
點閱數1069
下載數15
修改日期:2024-07-16
簡單複合形體的體積-資源代表圖
web 簡單複合形體的體積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小5年級
分為「動手玩積木」和「分割或填補」兩個活動。活動一「動手玩積木」是透過教師自製powerpoint 布題與提問、學生動手玩積木與口頭分享等過程,來檢驗學生的體積、體積公式概念,引入簡單複合形體體積「切割法」和「填補法」的解題策略。為什麼不使用白色積木,而採用橘色積木呢?那是因為白色積木堆疊起來較為耗時,也不易一層一層的拿起。所以,在介紹完「10 個白色積木等於一條橘色積木」後,尌以橘色積木為整個活動的教具來布題。活動二「分割或填補」則是透過電子書中的互動媒材來布題。師生透過提問、討論、澄清、再布題等過程。引導學生觀察複合形體是由哪些形體所組成;掌握複合形體體積「分割」或「填補」後的長、寬、高的變化;計算「分割」或「填補」而成的大、小體積;進行「大、小體積間的相加或相減,求出複合圖形的體積。
點閱數1743
下載數131
修改日期:2024-07-16
圓的幾何性質-資源代表圖
web 圓的幾何性質
楊小嬌/鹽水國中國中9年級
圓的幾何性質
點閱數591
下載數16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