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數學-國中7-9年級(四)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866
數字黑洞-資源代表圖
web 數字黑洞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中7-9年級
黑洞(Black hole)是宇宙中一種質量很大的天體,它產生的引力場非常強,以至於任何物質被吸進去後都無法逃逸,就連光也一樣,很恐怖,故名為黑洞。 在數字的世界中也有類似的黑洞,舉例來說:隨便選一個數字不完全相同的三位數,將此三位數的三個數字重新排列,然後將排列後最大的三位數減去排列後最小的三位數,所得的新數依此規則再一直做下去,最後一定會跑到495。如選定270 → 720-027=693 → 963-369=594 → 954-459=495 → 954-459=495,果然重複了,和黑洞一樣恐怖,這是甚麼道理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它的奧秘吧!
點閱數835
下載數24
修改日期:2024-07-16
六年級數學科ppm簡報-資源代表圖
web 六年級數學科ppm簡報
郭蔚文/後港國小國小6年級~國中7年級
六年級數學科有「比率」單元,「部份量/總量=比率」此關係式的應用變化極多,特別式ppm的觀念及應用,學童在日常生活中不易經驗到,且ppm的計算通常較為複雜,故創作此簡報,頁數不多,但含蓋ppm應用的大部分類型,只要稍微修改數字,即可讓學童加強練習。
點閱數1058
下載數57
修改日期:2024-07-16
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資源代表圖
web 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中7年級
在一次進修機會中教授分享一段文字:「教育有兩大內涵,一個是教與學,屬於訓練;一個是升學與考試,屬於比賽。唯有解決比賽的問題,訓練才能正常化。歐美國家的升學過程像打高爾夫,從小學到研究所共十八洞,自求精進,動作優雅,無須勾心鬥角。反觀台灣的升學則是賽馬,槍聲一響,閘門一開,馬就衝出來,學生是馬,家長是馬主,老師是騎師,馬在家長的主導下被老師鞭策向前,扭曲了學習。」讓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我是不是只是一個訓馬師?其實,一個人越是具有學科結構的概念,就越能完成較長的學習情節。從事數學課程設計時,應該保留一些會讓人感到興奮的部分,並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以往的教育是「知識導向」的,教改之後的教育是「能力導向」的。早期傳統教學是練習與回顧,重視結果,透過條件與結果的連結,累積知識;而建構教學是分組討論與合作學習,重視過程,透過反思,建構知識。筆者認為要融合兩種教學的優點,因時置宜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通過學習瓶頸,提升其思維活動。不管是以前省聯招或是現在的基本學力測驗,都考過「二元一次方程式的解」的問題。在「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單元裡,提到二元一次方程式通常有無限多解,但在實際問題中,往往顧及「合理性」,所以會有一些限制,這時解的組數就會變成「有限」。而筆者在教學現場發現有些學生知道解的意義,如果給定一組數要求學生檢驗是否為其解,他們大多可以解決此問題,但是如果要求解出正整數解有幾組時,部分學生會感到有一些困難。所以筆者設計一系列的教學內容,希望學生能在老師的教學引導下進行理解,建構自己的知識,達到學習的效果。
點閱數914
下載數41
修改日期:2024-07-16
健康知多少-資源代表圖
web 健康知多少
陳雅雯/安平國中國中9年級
國中數學第六冊百分位數的應用
點閱數496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4-07-16
草莓族的休假日-資源代表圖
web 草莓族的休假日
姜東昌/安定國中國中7-9年級
大雄、小夫及技安等三個守衛的工作天之週期不一樣,會有三個人都不在農場的時候,這幾天哆啦a夢就得自己值班守夜。試問,這一年的365天中,哆啦a夢一共有幾天他必須自己值班?
點閱數608
下載數9
修改日期:2024-07-16
相似形的測量應用-資源代表圖
web 相似形的測量應用
許連喜/中山國中國中9年級
1. 利用太陽光平行光性質測量樹高2. 利用光學的反射定律測量樹高3. 利用海島算經的重差術測量建築物的高度
點閱數691
下載數55
修改日期:2024-07-16
等量公理 E化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等量公理 E化教案
陳雅華/安平國中國中7年級
在平衡的等臂天平兩邊,同時放上或拿走相同重量的物體,天平依然可以維持平衡狀態。你知道這種「平衡」的原理,也可以用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式嗎?本教案使用萬用揭示版動態示範等量公理的結果。
點閱數1373
下載數97
修改日期:2024-07-16
智慧拼圖版-資源代表圖
web 智慧拼圖版
曾聖尊/縣立溪湖國中國小5年級~國中7年級
可以使小朋友藉由拼圖認識形狀,及教導學生思考
點閱數1588
下載數362
修改日期:2024-07-16
等差級數求和公式的理解-資源代表圖
web 等差級數求和公式的理解
王儀雅/麻豆國中國中8年級
學生常常是將等差級數求和的公式背下來,如果遇到符合公式的樣子的數據,就會答對,但是若題意稍作調整,就無法正確解題。一般教師在推導等差級數公式時,經過解說之後,最後通常會以「梯形公式」來說明,但是有了這個簡易的結論,雖然可以讓多數的學生作出題目,但是對於學習落的學生並無法理解,等差級數求和的公式與「梯形公式」有任何關連,本教案嘗利用操作與實例的說明,讓學生體會與理解等差級數求和的公式。
點閱數983
下載數34
修改日期:2024-07-16
後壁國中數學領域(陳辛慶)有效教學-資源代表圖
web 後壁國中數學領域(陳辛慶)有效教學
顏華廷/後壁國中國中7年級
平面直角坐標系
點閱數983
下載數35
修改日期:202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