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6,644
PKd-Va-6-1_光譜現象_ WSQ 學習單-資源代表圖
web PKd-Va-6-1_光譜現象_ WSQ 學習單
高中物理-李榕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高中10-12年級,高職10年級~高職12年級
PKd-Va-6-1_光譜現象_ WSQ 學習單
點閱數7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5-01-17
Albula koreana (東海狐鰮)-資源代表圖
web Albula koreana (東海狐鰮)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Albula koreana(東海狐鰮)俗名:東海北梭魚棲息深度:1 - 30公尺形態特徵:主要特徵為前下頜相當尖突;腹鰭後端達臀鰭前緣;中翼骨上之齒塊前端位於副蝶骨上之齒塊前。背鰭 18;臀鰭 9;胸鰭 16-18;腹鰭10;具細孔之側線鱗片為77-80;側線上斜向鱗列 9;側線下斜向鱗列6;椎骨 77-78。體延長,稍側扁;吻部錐形;口下位;每邊各有兩個鼻孔,鼻膜將前、後鼻孔隔開,後鼻孔大於前鼻孔;上頜突出,上頜未達眶前緣;上、下頜具有小塊絨毛狀齒;除瞳孔外,眼睛和眼眶周圍的脂性眼瞼相當發達;鰓耙小而不發達。所有魚鰭皆為軟條;背鰭大,位於體中央;臀鰭小,位於體後部;愈後端的背、臀鰭軟條愈短,但最後的背、臀鰭軟條稍延長;胸鰭位於腹側;腹鰭,腹位,其始點位於第12根背鰭軟條之正下方;胸、腹鰭基上部具有發達的腋鱗;尾鰭深叉形,上葉稍長於下葉。除了頭部與鰭條(外露部分)無鱗片外,整體被圓鱗;側鱗和背鱗內部有三個凹褶(溝),但外部暴露區的側鱗略小於背鱗;具細孔之側線鱗片起始於鰓蓋上緣,並且直線延伸而超越尾鰭基。新鮮標本顏色(根據副模標本的照片):體背淺黑色,具有光澤感,腹部銀白色;體側有數條淡淡的淺棕色橫帶;所有鰭條皆透明;部分胸鰭和腹鰭呈淺黃色;部分尾鰭呈淺褐色;頰部具有淺黃色條紋。東海狐鰮具有以下特徵而明顯不同於圓頜狐鰮(Albula glossodonta):東海狐鰮之下頜尖突、具細孔側線鱗片77–80及椎骨77–78 較多;而圓頜狐鰮之下頜圓、細孔側線鱗片66-70及椎骨67-69。(林沛立編寫 2012/12)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沿岸沙泥底棲性魚類,常於淺水域之內灣活動,以挖掘捕食沙泥地中之無脊椎動物,臼齒可磨碎食物之硬殼。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海域,包括臺灣北部及韓國東南部海域。漁業利用:全年皆產,春夏季較多,主要漁法為近海底拖。肉質普通,宜油炸或煮湯。產量並不大。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21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好「膨」友的夢幻烘培屋─膨鬆劑之探討-資源代表圖
web 好「膨」友的夢幻烘培屋─膨鬆劑之探討
李智能/教育網路中心國中7-9年級
我們使用酵母粉、泡打粉和小蘇打作為膨鬆劑探討烘培食品中膨鬆劑的作用。在麵糰組(迷你吐司)的烘烤實驗中,我們發現:迷你吐司用酵母粉在28 度環境下發酵90分鐘效果最佳。在麵糊組(鬆餅)的烘烤實驗中,我們發現:(一) 100g 的鬆餅麵糊使用1.5克泡打粉作為膨鬆劑效果最佳。(二) 小蘇打可代替泡打粉作為膨鬆劑,但效果沒有泡打粉好。同時在探討使用不含鋁的膨鬆劑來製作糕點,我們也發現:在可以等待的烘焙中,直接使用酵母粉來製作糕點是最好的。而如果可以使用適當的酸性材料來改進小蘇打粉的苦澀感,是可以製作無鋁的糕點食品。
點閱數278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3-11-23
消失中的移動城堡-資源代表圖
web 消失中的移動城堡
黃義峰/志學國小國小5-6年級
一.台灣長期忽略了島嶼四周海洋資源的永續經營,不重視陸地水土保持及污水處理,使得陸地和海洋的水資源污染十分嚴重;海岸的不當開發,使得整個淡水和海水貝類生態遭到破壞。二.貝殼造型優美,色澤艷麗,質地堅硬,構造特殊,人類瘋狂地收藏貝殼,本單元探討貝類在人為的因素下族群數量漸減或消失,喚起貝類生態和保育的重要性。
點閱數653
下載數34
修改日期:2025-05-12
國二理化3-4光學儀器-15分鐘教案-資源代表圖
web 國二理化3-4光學儀器-15分鐘教案
楊智諺/縣立口湖國中國中8年級
國二理化3-4光學儀器-15分鐘教案
點閱數890
下載數72
修改日期:2011-09-30
Coelophrys brevicaudata (短尾腔蝠魚)-資源代表圖
web Coelophrys brevicaudata (短尾腔蝠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oelophrys brevicaudata(短尾腔蝠魚)俗名:短尾腔蝠魚、棘茄魚棲息深度:637 - 11050公尺形態特徵:身體澎大,呈箱型。眼睛在頭部兩側,通常背視不可見。吻觸手與周邊膜連結,無法自由伸縮。吻觸手基骨細長,呈針狀。餌球具有兩不完全分離之下葉以及一薄片狀上葉。吻槽相當大且深,餌球可完整被收納其中。腹鰭極小。胸鰭基部與身體緊密連結,不具有肘。背鰭鰭條5-6;胸鰭鰭條14-15;臀鰭鰭條4。標準體長為鰓孔前長之1.2-1.4 倍,為眼徑之42.-5.5 倍,為眼間距之3.0-3.3 倍,為吻槽寬之5.2-5.9 倍,為口寬之3.2-3.5 倍,為尾長之5.6-7.3 倍。體盤略長,頭呈箱型,後方較前方略寬。眼大,位於頭部側面。吻槽寬且深,開口與眼徑約等寬。腹鰭小。口寬且大,較眼間距寬。尾柄短,約與臀鰭等長。皮膚薄,接近透明。全身覆蓋單一之細棘,側線鱗兩側棘較發達,末端單一不分叉。下鰓蓋骨棘不發達且不分叉,大小約與側線棘一樣。臀鰭後方與尾鰭基部具有膜相連。保存標本體色呈灰白色,體盤後方2/3左右通常較黑,腹鰭及胸鰭色黑,腹膜為黑色。本種為小型偶見物種,成魚體長不超過7 公分。模式產地:About 50 kilometers west of Leupung, Aceh Besar Regency, Nanggröe Aceh Darussalam/Aceh Territory, Indonesia, eastern Indian Ocean, 5°23'02"N, 94°48'01"E, Valdivia station 207, depth 1024 meters.棲所生態:深海大洋性。地理分佈:分布於西部太平洋及熱帶太平洋地區,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少數記錄於印度洋。漁業利用:無相關漁業利用。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0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生物∕消化∕胃-資源代表圖
web 生物∕消化∕胃
陳信穎/彰化縣陽明國中國中7年級
本學習單元適合國中一年級自我學習及教師教學媒體之使用。
點閱數88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13-09-27
Tachysurus adiposalis (長脂瘋鱨)-資源代表圖
web Tachysurus adiposalis (長脂瘋鱨)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Tachysurus adiposalis(長脂瘋鱨)俗名:長脂瘋鱨、長脂擬鱨、脂鮠、淡水河鮠、三角鉤、三角姑棲息深度:0 - 1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前部圓筒形,後部較側扁,尾柄較低。頭略小,吻部圓鈍。眼較小,上側位。口大,下位,口裂呈淺弧形,上頜較下頜前突。頭部具4對鬚,頦鬚2對,較短;上頜鬚最長,但末端未達胸鰭基部。裸露無鱗。背鰭II硬棘,尖銳而具鋸齒,7軟條,起點距脂鰭起點較近於吻端;臀鰭20軟條;脂鰭發達,基部頗為延長,約可達體高的2倍;尾鰭雙弧形。體一致為灰黑色,無任何斑點。另有主要產於南部曾文溪流域中游及支流水域的一種,陳等(2012)認為其分類上仍有疑慮,暫時以南臺擬鱨(Pseudobagrus sp.)命名之( 林沛立編寫 2013/01)。長脂擬鱨(Pseudobagrus adiposalis)為同種異名。棲所生態:初級淡水魚。喜歡棲息於河川中上游的清澈水域,性嗜水流較大而高溶氧的水層底部棲息。白天躲於岩石縫隙中,大多於夜間或洪水期才出來覓食。肉食性,以水生昆蟲、小魚及小蝦等小型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臺灣及中國大陸,臺灣主要分布於臺灣北部河川的中上游水域裡。漁業利用:食用魚,紅燒或油炸皆宜,唯背鰭和胸鰭之硬棘,堅硬且具鋸齒,捕捉時應小心。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120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愛我學校-資源代表圖
web 愛我學校
陳曉音/市立興仁國小國小3年級
大樹爺爺小檔案
點閱數176
下載數11
修改日期:2011-10-13
古蹟巡禮-資源代表圖
web 古蹟巡禮
黃薁錤/忠義國小國小2-6年級
忠義好厝邊--司法博物館, 國家台灣文學館, 原台南山林事務所, 原林商店....
點閱數261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