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源分類
自然科學-
過濾條件

搜尋相關的資源 17,053
有趣的聲光現象-資源代表圖
web 有趣的聲光現象
林智勇/市立新街國小國小3-4年級
1.觀察生活現象,了解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與固體中傳播。2.觀察生活情境,了解眼睛可以看見物體,是因為光照射在物體上或物體本身會發光。
點閱數449
下載數6
修改日期:2023-05-30
Pseudanthias fasciatus (條紋擬花鱸)-資源代表圖
web Pseudanthias fasciatus (條紋擬花鱸)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Pseudanthias fasciatus(條紋擬花鱸)俗名:條紋擬花鮨、花鱸、海金魚、紅魚棲息深度:10 - 68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而側扁。吻短。眼中大,眼眶後緣無乳突。口較大,稍傾斜。上下頜齒細小,前端具犬齒。下及間鰓蓋骨下緣具鋸齒。體被小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41-45;上頜不具鱗;各鰭亦不具鱗。背鰭連續,具硬棘X,軟條16-17,第III背鰭棘最長;臀鰭硬棘III枚,軟條7;腹鰭腹位,延伸至臀鰭或不及;胸鰭軟條17-19;尾鰭深叉形,上下葉不特別延長,但尖突。體粉紅色,體側上半部鱗片中央具黃褐色點,體側下半部鱗片中央具黃色點,各形成點狀縱帶,中央由一條從鰓蓋後緣至尾鰭基部之橘紅色寬縱帶隔開;頭部由吻端至胸鰭基部具一條鑲淡藍紫色緣之黃色斜帶。尾鰭黃色,上下葉具淡藍紫色緣。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向海礁區的洞穴或暗礁附近,棲息深度可達68公尺。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澳洲。臺灣南部、東部及北部海域有產。漁業利用:小型花鱸,不具食用經濟性之魚種。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4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節約能源大家一起來-簡介生質能源概念-資源代表圖
web 節約能源大家一起來-簡介生質能源概念
黃琴扉/高雄師範大學國小5年級~國中9年級
本單元以能源危機為引言,帶入環保的觀點以說明新興能源的科技原理與社會意義。其中以生活化的花生油、爆米花等實驗,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再加入乾餾等化學實驗,讓學生能從中學習能源產生的原理與應用。
點閱數552
下載數20
修改日期:2013-09-27
Cymatium lotorium (象鼻法螺)-資源代表圖
web Cymatium lotorium (象鼻法螺)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ymatium lotorium(象鼻法螺)形態特徵:貝殼大型,黃橙色,有發達的粗瘤和縱脹肋,殼口上方有黑斑,殼長12cm棲所生態:淺海岩礁、淺海世界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的日本至澳洲、以及印度洋的東非洲、在台灣北部淺海岩礁可發現。海南、印尼、阿拉伯東部 (GO)台灣地理分佈:台灣北,台灣東部海域,澎湖,台北縣貢寮鄉蚊子坑,花蓮海岸,台北縣貢寮鄉龍洞,台北縣貢寮鄉澳底,南沙太平島,龜山島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貝類資料庫 http://shelldb.sinica.edu.tw
點閱數316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1-05
Collichthys lucidus (棘頭梅童魚)-資源代表圖
web Collichthys lucidus (棘頭梅童魚)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Collichthys lucidus(棘頭梅童魚)俗名:棘頭梅童魚、黃皮棲息深度:3 - 90公尺形態特徵:體延長,側扁,頭鈍圓,枕骨棘突為2尖頭;體側有圓形小發光顆粒。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口閉時下頜稍突出,上頜骨後緣達眼眶後緣之後;上下頜齒細小呈絨毛狀,上頜後列齒較多,前端中央無齒,左右側齒中斷不連續,下頜前端中央一凸起有一小撮細齒;吻緣孔5個,半圓形的中央緣孔在吻緣葉上方,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不明顯;頦孔4個,孔細小呈四方排列。鼻孔2個,長圓形後鼻孔較圓形前鼻孔大。眼眶下緣達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前鰓蓋後緣具鋸齒,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最長鰓耙與鰓絲等長。頭及軀體皆被圓鱗,背鰭軟條部及臀鰭基部有列鞘鱗,尾鰭布滿小圓鱗。耳石為黃花魚型,印跡頭區圓形,尾端亦為圓形。胸鰭基上緣點及腹鰭基起點到吻端距離約相等,位鰓蓋末端下方;背鰭基起點在胸鰭和腹鰭基起點之後;尾鰭尖形。腹腔膜透明無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12-16個,鰾為黃花魚型,前部不突出,附枝21-22對,不延伸至頭部,具有腹分枝及背分枝,背分枝呈翼狀開展,腹分枝則無。體側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銀白帶金黃色,發光顆粒為金黃色;上下頜前端具褐色斑;背鰭褐色;尾鰭黑褐色,末緣較深;臀﹑腹及胸鰭為金黃色;眼頂部有一黑斑;口腔內白色,下頜口緣粉紅色;鰓腔為白色有黑點。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河口及深度可達90公尺之砂泥底質中下層水域,以小甲殼類等底棲動物為食。群聚性較弱,一般較少被大量捕獲。地理分佈: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菲律賓、中國沿海、臺灣、韓國及日本等。臺灣分布於西部沿海。漁業利用:本種為近沿海常見之小型食用魚,唯體型較小,經濟價值較差,多以底拖網及底刺網所捕獲,西部沿海定置網亦偶有所獲。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3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四上玩具車動起來-資源代表圖
web 四上玩具車動起來
許睦昌/桃園市建國國小國小4年級
能利用不同的動力設計,讓玩具車動起來。
點閱數156
下載數2
修改日期:2021-02-19
電磁波宣導-資源代表圖
web 電磁波宣導
張唐文/西螺國中國中7-9年級
正確認識電磁波與如何使用量測工具
點閱數195
下載數3
修改日期:2011-09-27
Lactoria fornasini (福氏角箱魨)-資源代表圖
web Lactoria fornasini (福氏角箱魨)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臺灣魚類資料庫國小3年級~國中9年級
學名:Lactoria fornasini(福氏角箱魨)俗名:福氏角箱魨、花牛角、箱河魨、海牛港棲息深度:3 - 80公尺形態特徵:體長方形,體被覆由鱗片癒合而成的骨板,形成盾甲包住全身,僅口、肛門、眼、鰓裂、各鰭及尾柄處具小開口;體甲在背鰭及臀鰭後方閉合,具有五條稜脊,分別於背側及腹側各具一對,背部中央另具一條發達的稜脊,体側則無。吻上緣線不垂直,中央凹陷; 無腹中稜,但腹部隆起;背中稜中央有一強壯棘,其基底極寬,棘尖指向後方;背側稜前方、眼上方有一向前稍短於眼徑之短棘;背側稜在眼上方不呈一直線,而順著眼眶隆起;腹側稜後方之向後棘與眼上棘等長。體黃色;頭有白或藍點與條紋;體亦具藍紋。棲所生態:主要棲息於外潟湖區及面海之珊瑚礁區。雄魚具領域性。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地理分佈: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夏威夷及拉帕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羅得豪島。臺灣主要分布於南部、東北部及小琉球海域。漁業利用:具毒性,無任何食用價值,有些被飼養於水族館或製成乾製標本供人觀賞。資料來源:邵廣昭 臺灣魚類資料庫 網路電子版 http://fishdb.sinica.edu.tw, (2018-12-12)
點閱數97
下載數0
修改日期:2021-10-24
低碳綠生活、節能好創意-資源代表圖
ebook 低碳綠生活、節能好創意
黃瑋琦/東區崇學國小國小3-4年級
低碳綠生活、節能好創意
點閱數473
下載數12
修改日期:2025-07-12
熱的傳播方式-熱輻射-資源代表圖
video 熱的傳播方式-熱輻射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中7-9年級
熱的傳播方式-熱輻射
觀看次數323
修改日期:2019-12-08